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浅析中国户籍制度的弊端(4)

档案管理2018-06-15王新老师

2.成本分担机制的设计面临众多难点。一是我国各地情况有较大差异,市民化成本数额和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千差万别。二是利益格局复杂,涉及到包括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分担主体,农业转移劳动力流入地政府和流出地政府等利益相关主体,是各种关系之间的利益博弈。三是涉及到中央分税制和转移支付政策等的调整和改革。四是当前亟需进行的市民化成本测算,由于涉及到多项福利、土地支撑、地区差异等因素而一直未有科学、可信的结果。

二、深化改革的建议

(一)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

逐步建立以居民常住地为基点的属地化户籍管理模式。先从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人手,逐步实现持证者享有与户籍人口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权益,同时合理设计居转户的渠道。未来条件成熟时,在全国实行以居民常住地登记户口的方式,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基础上的人口动态管理。

建议国家成立户籍改革专门机构,明确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制定改革短期、中长期规划以及路线图和时间表。在其统筹协调下,各部委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各地按照中央政策的要求和统一部署,同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改革措施,形成横向、纵向改革合力。

(二)加快推进与户籍相关的公共服务体制改革

将户籍与附加利益进行有效剥离,坚持新政策不挂钩、旧政策要脱钩的改革次序,形成不以户籍为管理依据的社会管理体制,将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为主向常住人口拓展,逐步实现常住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适度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体系。

当前,要重点推进教育、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方面的改革,加快实现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教育方面,探索建立“就地入学”的管理服务机制,以公办学校为主接受转移人口子女入学。建立合理的转移人口子女义务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明确中央承担主要的财政投入责任,同时强化流入地政府的支付责任。重点解决随迁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社会保障方面,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特别是要将在城镇就业的外来个体经营者和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范围。加快研究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和地区间转移接续的问题。完善社会保险资金的多元筹措机制,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等。就业方面,劳动者就业机会的取得不再与户籍挂钩,不断加强对外来人口的就业服务和劳动权益保障。住房方面,将外来人口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中央财政加大对外来人口较多地区以及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障性住房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用工单位为外来人口提供集体宿舍。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