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梁家河精神演讲稿(4)

材料素材2018-07-18李天扬老师

第三,在植根群众中艰苦奋斗。回想艰苦岁月,习近平同志在梁家河,种地、拉煤、打坝、挑粪……什么活都干过,什么苦都吃过。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从何而来?说到底也是靠扎根群众,为了群众奋力拼搏,与群众一起共克时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说:“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这位乡亲们眼中能挑一二百斤麦子走10里山路长时间不换肩,“干活不惜力”,“有知识、点子多”,“吃苦耐劳的好后生”,正是在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不但入团入党,还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当时,两万九千名北京知识青年在延安,习近平同志是第一个当大队支部书记的,同时也是15名到梁家河插队的知青中最后一个离开的。有了群众的支持,什么困难都能克服。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习近平同志与梁家河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协力奋斗,治沟治水、发展生产,在艰难困苦中磨砺意志,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创业的动人乐章。在“陕西第一口沼气池”旁边窑洞的外墙上,至今保留着当年写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八个大字的手绘宣传画,习近平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还专门招呼大家在这里合影留念,其中蕴涵的深刻含义不言而喻。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期间,与几位有知青经历的作家交流时说:“我们都有共同的知青经历,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是在农村更加努力,更加奋进”;“那个年头我压抑越大,反而就越亢奋。”饱含哲理的话语,充分体现出他深厚的知青情结,更透出艰苦磨炼产生的强大正能量。今天,我们的年轻干部更应该自觉到人民群众中多接地气、增强信心,在艰苦环境中经历风雨、经受锻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自觉融入群众,向群众学习,与群众一起艰苦奋斗,共同书写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时代荣光。

第四,在植根群众中实干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忆梁家河插队岁月时感慨地说,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实干家,能从磐石里挤出水来。当年,习近平同志从梁家河的实际出发,从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带领大家打井抗旱、打坝淤地、建沼气池、修筑公路,以实干作风和担当精神,推动梁家河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为了清理大坝里的冰碴,习近平同志带头跳进冰水中,一干就是一个多小时,腿冻得没有知觉;组织村民打井时,他脱掉鞋袜,下到3米多深的井里铲泥……这些事看似平常,但折射的是坚持实事求是、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铸就的是崇尚实干、勇于担当的坚毅品格。也正源于此、获于此,他始终对人民梦想感同身受,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知晓民之所需,了解民之所盼。正如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时,他在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所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大实话”道出了“大战略”,彰显的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现实的清醒与理性、情系百姓的实干与担当。人民群众最纯朴、最实在。我们的干部为群众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学习梁家河,就要坚持把根扎深、把事干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真正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