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解读,应该怎么写立意审题解读(3)

北京高考2018-06-08李一老师

加注标点题答案不求统一

北京晨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今年高考语文试卷命制了更多的开放性主观试题。开放性试题结论不求唯一、答案不求统一,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言之合理、自圆其说即可。比如,文言文阅读选取课本《论语·侍坐》的篇末内容,提供两种标点,要求考生辨别两种解读的不同之处并作出个性化的赏析。试题不考查答案的对与错,而重在区分认识的深与浅、思维的宽与窄,即重点考查考生的思维过程和探究路径。

“在我印象中,自北京单独高考后,点标点题型就没出现过。”邢国英认为,这是造成部分教师和考生对这一知识内容产生“盲点”的原因之一。但在考试说明中,始终没有删除对这一题型的考查可能,因此,这向考生及教师传达一个讯号: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内容不能有侥幸心理。同时,这一题也将为考生设置“小障碍”,拉开分数差距。

而精华学校的曲国庆老师则认为,加注两种不同的标点,让学生选择其一谈自己的思考理解,这种考查方式灵活、开放、有效,值得“点赞”。

小学初中语文也考查

与往年相比,今年北京卷语文高考试题考查更宽广,贯通学段,着眼于学生12年的语文学习。

邢国英告诉北京晨报记者,试卷中第5小题考查“凹凸”两字的起始笔画。“笔顺可能是小学、初一练习的内容。在高三阶段,针对这种笔画的语文基础不会有专门的训练时间,它考查的是学生日常的书写规范”。

除了笔顺、笔画外,在语文试卷的古诗文阅读中还涉及到初中教材里的《醉翁亭记》、《爱莲说》、《桃花源记》以及“岁寒三友”、“梅花三弄”、“诗体”等文学常识。对此,牛佳音也表示,今年语文基础题中一大特点就是贯通学段,着眼于学生12年的语文学习。所以,学生只有在小学、初中阶段就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且通过课内外阅读做足积累,才能更好地完成高考试题。

送考家长[微博]忆当年

“我光着脚把语文考完了”

“为了孩子高考,我们全家动员,全力以赴。”今年已经73岁的张天超在首师大二附门口带领家人给孙子加油助威。高考首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多个考点走访,发现为了孩子高考,家长们使出浑身解数帮忙助威。孩子进入考场后,更是有不少家长泪洒当场,回想起当年自己高考的场景更是感慨万千。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