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一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乳业人士称,如果配方注册制如期施行下去,“一方多品”的乱象将会得到遏制,目前2000多个奶粉品牌也会缩减至400多个,监管难度小了,整个行业也会因此出现大洗牌。
不到两个月,新版《食品安全法》将于10月1日起施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正在紧张忙碌着,其中一项工作是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根据这份征求意见稿,同一企业批准注册的同一产品配方只能对应一种产品,不得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批准产品配方注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得限定区域销售,不得为经销商定制生产。
多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乳业人士称,如果配方注册制如期施行下去,“一方多品”的乱象将会得到遏制,目前2000多个奶粉品牌也会缩减至400多个,监管难度小了,整个行业也会因此出现大洗牌。
“新政”逻辑
谈到正在酝酿中的上述“新政”,不得不提此前的几项规定。
2013年6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等9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意见》要求:今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不准委托加工,不准贴牌生产,不准分装生产,不准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不准使用牛羊鲜乳、乳粉以外的原料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
“五不准”政策发布后,国内外OEM(代工)奶粉品牌受到冲击,纷纷采取相应对策。比如,2016年6月,圣元国际通过并购将迪唯恩品牌纳入旗下,迪唯恩奶粉从此之后将由圣元生产。虽然圣元国际董事长张亮对外强调看重的是迪唯恩的渠道优势,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实际上就是利用圣元过剩的产能来为这些品牌做代工。
随后,又有一条针对海外OEM奶粉品牌的规定:未经注册的境外生产企业的婴幼儿配方奶粉2016年5月1日起不允许进口,随后,国家认监委公布了两批洋奶粉生产企业注册认证名单。在做出规定和公布名单过程中,一些海外OEM品牌纷纷投入有认证资格的企业怀抱。
基于存在上述政策初衷与执行效果的偏差,加上WTO规则下与国际接轨的压力,在新版《食品安全法》中取消了委托、贴牌禁令,但继续对配方实行注册管理制。
10月1日起施行的新版《食品安全法》第八十一条规定: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注册时,应当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不得以分装方式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同一企业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