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工资改革相关信息公务员谈“留守”动力

政策改革2018-11-28才子老师

公务员谈留守动力:一是晋升 二是福利房

  近日,人社部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的基本方向浮出水面。限高提低四个字,却引发了全民热议,甚至招致不公平的新一轮反对之声。

  据人社部专家解读,限高主要是限制灰色收入,更确切地说,是限制公务员工资中名目繁多的津贴补贴;提低主要是薪酬向基层公务员倾斜,向职务偏低,但业务能力强、承担任务多的公务员倾斜。最终目的是,缩小公务员上下级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作为这一热点改革的主力对象,青年公务员到底怎样看待它?中国青年报记者访问了从中央到地方、处在漩涡中心的他们。

生活压力大于高强度工作压力

  中央部委工作的普通科员林晨(化名),正可能是提低的覆盖对象。

  在北京三环,一片建于1970年代的老楼里,这名85后四川女青年和丈夫租房而居。他们的私人空间,是三室一厅中的一间主卧,租金一年比一年贵。

  面对远高出工资的房价,林晨已无法考虑在京购买商品房。我的同龄同事里,约有七成都没有解决买房的问题。

  对她而言,生活压力大于高强度、高要求的工作压力。

  在部委机关,上上下下都有不小的压力。但我们‘80后’的生活压力比‘60后’、‘70后’的领导层大多了。林晨对中国青年报记者坦言,在他们那个年代,有福利分房、津贴也较多。到我们这一代,拿这么点工资,又正是养家糊口的时候。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发布了一份《中国基层公务员心理状况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各年龄段中,80后公务员群体的心理健康得分最低,显著低于总体平均分。

  社科院报告认为,其原因在于:青年基层公务员群体中多数人,从事现职工作年限不长,且刚刚毕业不久,正在面临来自工作(例如定岗、调岗、升迁等)和生活(例如择偶、购房、养老、育小等)等多个方面的现实压力,这都成为影响其心理健康状态和程度的消极因素。

  林晨初入部委时,有一种高大上的满足感。过年回家时,亲友问起,她也有衣锦还乡的自豪。但这种满足感,抵挡不住时间流逝、生活现实带来的窘迫感。她坦言。

  无论我出差到地方政府部门去多风光、多受尊重,上班时每天还有武警站岗,但我一下班,还是回到几十平方米的出租小屋里。我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一个普通上班族。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