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地震最新消息今天,莱芜市地震带分布图历史上地震记录

新闻发布2018-08-22才子老师

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开始,玉树地震、云南鲁甸地震、日本东部大地震,以及上个月刚刚发生的尼泊尔大地震,近7年来世界多国发生了强震,我国也常被波及。公众不免担忧,连续的强烈地震是否意味着地震会越来越频繁?我市的地震形势如何?如果遇到地震,我们该躲还是该逃?紧急情况下又该带上什么?5月25日,市地震局的工作人员为市民答疑解惑。

我市地震形势如何?

我市位于我国东部最大的地震构造带——— 郯庐强震带的西侧,基本烈度为 7度,处于莱芜-新泰6.5级潜在震源区,境内分布有莱芜断裂、铜冶店-孙祖断裂、禹王山断裂、莲花山断裂等小断裂,东部和北部的莱芜弧形断裂就是郯庐大断裂的一个分支,颜角断裂控制我市南部,东北部山区有禹王山断裂插入境内,地震地质构造复杂。

面对地震,我们该怎么防御?

近几年,全球发生了多次大地震,如海地7.3级地震,死亡人数达到30万;智利8.8级特大地震,地震烈度为海地地震的120倍,为有记录以来的世界第五强震,死亡人数却不到800人;新西兰南岛7.2级地震,造成2人重伤,无人死亡;尼泊尔大地震死亡8000多人;我国的汶川地震死亡8.7万人。造成这样巨大的伤亡人数差距的原因除了震源位置不同外,跟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同有着很大关系。

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建筑物倒塌造成的,仅有不足5%的人员伤亡是直接由地震及地震引发的水灾、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导致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造成伤亡的是建筑物,而不是地震。”由此可见,建筑物是否抗震将是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防与不防大不一样,平时做好防御工作,建筑质量过关,全面落实工程性防御措施,对于有效减轻人员伤亡和地震灾害损失,保障社会稳定,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我市在2006年完成了市区74平方公里的地震小区划编制工作,为城区提供了科学翔实的抗震设防要求的各项设计动参数、地下断裂和土层情况,使城市抗震设防更加科学合理。按照经评估确定后的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或地震小区化结果进行抗震设防,既是保障建筑安全、减少伤亡损失的必要措施,又是避免过度设防、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从2005年开始,我市已经要求超过100个重大建设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特别是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小区全部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