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质是确定高校教师不同岗位的“黄金分割点”问题,即在教学与科研并重条件下,确保不同潜质的教师发挥所长,各安其位。
■肖纲领
网友同情,学生支持,川大最高100万教学奖励……就在四川大学教师周鼎的“自白书”事件快要平息之际,波澜再起。在《中国青年报》1月5日刊发的访谈文章中,周鼎表示自己“被神化成受害英雄”,“只在享受说真话的乐趣”,他呼吁评教体系的宽泛和人性化。
可以说,无论是“教学成副业”,还是“教师职称只与科研成果有关”,都反映出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失衡,而周鼎的“自白书”,正是对有效处理二者关系及合理评教的诉求。
当前高校作为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高等学府,教学和科研是其两大支柱,不是二分的,也不应对立,而应融合发展。即使是周鼎也表示“教学重要,科研也很重要”。虽然二者存在分离趋势,但通过大学制度建设,让它们有机整合的可能并非不存在,让科研人员承担教学工作就是一种思路。高校应既重教学又重科研,单方面重视哪一方,都偏离了“育人”这一初衷,需要纠偏。
即便在国外,高校教师也难摆脱教学和科研的双重考核。不少研究表明,美国大学教师的工作主要由教学、科研和服务三部分组成。而在德国,科研资本的价值要远高于教学资本,大学教师倾向于科研,而把教学放在相对次要位置,但仍是教学科研兼顾。同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开展了“教学学术”运动,鼓励高校用科研支撑教学。可见,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高校教师要晋升职称,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兼顾教学与科研工作,不能偏废。
可现实是,这种“双肩挑”制度让部分教师无所适从。毕竟高校教师分三类:一类擅长科研,进行知识和思想创新;另一类适合教学,进行知识和思想传承;第三类则能胜任两种工作。让所有教师都当教学和科研的“两面手”,忽视不同教师的特质,容易走向极端,是制度扭曲。有些老师教学水平有口皆碑,但因论文少而停留在“讲师”职称,甚至在“非升即走”制度下被“下岗”;而一些学术大牛,课讲得并不一定好,如网友吐槽的“牛顿能把所有学生都讲走,然后自己继续在黑板上推导公式;钱学森的课也绝不有趣,你不爱听拉倒”。并且已有较多研究表明,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关系复杂,科研可能促进或阻碍教学,甚至与教学毫无关联。
所以,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实质是确定高校教师不同岗位的“黄金分割点”问题,即在教学与科研并重条件下,确保不同潜质的教师发挥所长,各安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