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月1日起,上海开始实施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这一具有探索性的调整方案尚处在试行阶段,其中“柔性原则”既包含满足按时退休人群的要求,又使那些希望继续工作并有意愿延迟领取养老金的人群能够获得延迟。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鲍淡如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柔性”的做法符合了不同层次、不同状况人群的各种需求,让符合法定退休年龄且希望按时退休的人退休,对于那些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希望继续工作的人群,能够延迟领取养老金。
鲍淡如认为,是否延迟申领养老金由企业和个人决定,并没有打破企业原有用人自主权的格局。近期上海市出台的《关于本市企业各类人才柔性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试行意见》,将延迟申领养老金的实施对象限定在“企业各类人才”,是因为各类企业实际上已经取得用人自主权,而机关、事业单位在用人时还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处理。
《试行意见》规定,符合条件的人员,延迟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的年龄,男性一般不超过65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60周岁。此项政策对于所有企业均适用,不论所有制,不论企业规模大小,按照企业各自的决策程序决定,决定后到上海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即可。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吕学静举例说,以女性退休年龄55周岁为例,16岁初中毕业参加工作时间约为39年,23岁大学本科毕业工作时间约为32年,28岁博士生毕业工作时间约为28年。受教育程度越高,服务社会实践越短。因此,允许各类人才延迟申领养老金并继续工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
调查显示,上海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4.39岁提高到2009年的81.73岁。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以及计划生育、户籍政策的影响,上海市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提高,造成在职缴费人数增长缓慢,而需养老人员迅速增加。上海市城镇养老保险赡养比从1993年的2.82∶1降至2009年的1.41∶1,形成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局面。
对此,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分析指出,从全国范围来看,2016年15-64岁劳动力供应将出现“拐点”,呈现下降趋势;2035年8.1亿劳动人口将供养2.94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因此,延迟申领养老金,还可以改善养老保险赡养比,有利于缓解目前养老保险基金压力,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