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
养老金并轨真地来了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一份元旦前通过的改革方案,成就了2015新年伊始最热的话题。
这就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方案。
2016年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表示,养老金双轨制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
报告中提到,我国将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建立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
一个统一,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建立与企业相同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行单位和个人缴费,改革退休费计发办法,从制度和机制上化解‘双轨制’矛盾”。
五个同步,即“机关与事业单位同步改革,职业年金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完善工资制度同步推进,待遇调整机制与计发办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国范围同步实施”。
“并轨是一次重要突破。”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向法治周末记者解释称,在此之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是企业单位的“缴费型”统筹制度,由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则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
这种“双轨运行”制度自实施以来一直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和不公平心理的导火索。不过,胡继晔也表示,目前确定的仅是思路框架,具体改革方案尚未公布,正式改革前仍需进行科学细致的调研,未来也要有详细的实施意见和配套措施出台,以保障养老金并轨制切实有效的实施。
“并轨”意义重大
“并轨制发展是大势所趋。”胡继晔介绍,养老金“双轨制”始于20世纪90年代,虽然曾一度在推进国企改革等进程中发挥了作用,但如今已到了必须改革之时。
这种改革的必要性,普通企业员工表示理解和认可,不过,在机关事业单位一些职员中恐怕还未形成高度的一致共识。
法治周末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企业上班族,他们均表示对双轨制推行的极力支持,称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一个必要举措。
然而,一些机关事业单位的职员表示,一时间尚难以接受要改革这个事实。
北京市产品质量检验监督所一家下属事业单位员工邓悦对法治周末记者坦诚,她对养老金并轨改革还有些不适应,她原本看重事业单位,就是因为退休后可以享受由国家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