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意愿下降是常态学者吁进一步放开生育政策
中国生育意愿下降已是常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已不容缓。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与复旦大学联合于12月19日-20日举办“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来自全国和海外的30多个研究机构的50多位人口学者呼吁进一步放开中国生育政策。
根据“单独二孩”放开后申请者人数低于预期的形势,多位人口学者认为,未来已很难再出现出生堆积,人口政策应该加快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的进程,让生育决策尽快回归家庭。
生育意愿下降已是常态
据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所长马小红介绍,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前,北京市曾先后两次展开调查。第一次是2011年5月启动的《北京市单独生育政策完善模拟预测研究》。第二次是2013年12月在全市9个区县开展生育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20-49岁年龄段的单独家庭共55万个,其中有45万个已育有一孩,其中有50-60%的家庭表示有生育二孩的意向。据此,北京市作出预测,“单独二孩”放开后的5年间,将新增出生人口27万人,平均每年5.42万人。
然而现实情况却出乎预料。截至11月30日,在9个月时间里,北京市“单独二孩”申请数和办证数分别为2.8万例和2.6万例,只占“单独一孩”家庭的6.3%。
根据马小红的统计,北京市的“单独二孩”申请人数在4月达到高峰,为4940人,此后便逐月下降,11月份降至1812例,较10月份减少500例。按这样的发展趋势,到2016年2月份,预计即在政策实施一年后,总申请人数大约在3.3万例左右,远低于此预期。
北京的情况并非个案,有学者对对“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各省份公开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从第一个实行新政的浙江省,到人口大省河南,以及特大城市北上广,符合条件夫妇的实际申请量,都远低于政府预期。
人口学者黄文政对27个省份有关“单独二孩”申请的公开数据进行统计后,得出结论:排除申请后未被批准的,批准后未能如愿生育的,本来就打算“超生”的,以及“双独”按“单独”申请的,“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满一年后,全国新增人口数量不会超过60万人,而且由于申请数量逐月减少,政策实施第二年发生生育反弹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根据马小红的研究,事业压力、无法提供照料、第一个孩子教育成本高是单独家庭不愿生育第二个孩子的主要因素。由此,她得出结论,当“单独二孩”政策出台前的逆反效应、舆论助推效应和“搭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