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只要胆子大,一周七天假”……曾经这些话激励着一批高中生日夜苦读,但也让他们从进入大学后就放松懈怠。“高中三年累死,大学几年玩死”现象高发,“赢在起点,输在终点”让人痛心。谁来勒住大学校园中玩心大炽的脱缰野马?如何为大学生合理“增负”,让本科教育回归初心和梦想?
某中学高考前学生撕书以缓解压力。
大学上课随便玩?
今年6月在四川成都举行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的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这一讲话可以说抓住了高校本科教育的关键环节,直面现今本科教育的“顽疾”。
“目前,我国的大学课堂普遍以大班为主,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一二百人。教师上课把学生全部扫一眼都难,更谈不上交流互动,学生睡觉、聊天、玩手机都不必担心老师注意。”湖南某大学一位教学督导团成员如是说。
“一些教师只管教而不在乎学生怎么学,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主权,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性,学生获得感差,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动力都不足。”东北一所高校负责人表示,教学与学习脱节、学习与实践脱节、本科生课程与研究生课程缺乏衔接是当前高校本科教育普遍存在的痛点。
对于不少高校和教师来说,考试通过率低、毕业率低并非一件“光彩”的事。因此,考前划重点、开卷考试、纵容作弊、设置“水课”送学分等现象在一些高校层出不穷。为了不影响“毕业率”,一些高校还实行“清考”制度:在临近毕业前,学校统一安排一次对未及格学生的补考,考试简单、阅卷宽松。只要清考能过,毕业证、学位证照拿。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上了大学就肯定能毕业”成为许多学生头脑中无可置疑的“铁律”。学风每况愈下,教学质量停滞不前,“毕业即失业”现象多发,高校办学陷入“恶性循环”。
“严进严出”进行时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近日作出决定,对2017-2018学年经补考学业成绩仍未达要求的学生予以处分,22人退学,40人留级。此举引发舆论热议:大学生该和“混日子”说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