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下午,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墩头村的文化礼堂,孩子们沉浸在自己的课程里。“抬头挺胸,预备,起……”伴着退休教师翁吉祥打出的节拍,几个孩子拉起二胡,《小星星》的旋律回响在祠堂。穿过天井,10多个孩子正在郑菊香老人的指导下练习剪纸。书房内,几个孩子在这里专注阅读。“我早上8点就来这里了,和同学一起做暑假作业。”四年级学生张奥轩边掷飞镖边告诉记者,“在这里做作业有老师辅导,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比起在家里一个人待着,我更喜欢来这里。”
“我以前是音乐老师,现在退休了喜欢拉拉二胡,在家闲着也是闲着,还是跟孩子们在一起更开心!”退休教师翁吉祥每天下午3点都会准时来给孩子们上二胡课。今年暑假,墩头村与柯城区新世纪学校合作,依托村文化礼堂组织退休教师、返乡大学生、民间艺人创立了“暑假来吧”,开出了二胡、剪纸、书法、讲故事、作业辅导等课程。
近年来,衢州市围绕利用农村文化礼堂因地制宜搭建“文教互哺”平台——“暑假来吧”,在退休教师、学生家长、村中老党员、大学生、民间手艺人等中发掘有教育才能、一技之长或是富有爱心的志愿者,无偿为农村孩子提供看护服务,变农村文化礼堂为留守儿童管护中心、学生暑期实践基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目前,该市90%的农村文化礼堂与当地学校合作,共同开设“暑假来吧”,惠及学生20余万人。
在柯城区九华乡妙源村“暑假来吧”执教的,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伯藜学社的9名大学生志愿者。他们依据各自专长开设了趣味游戏、历史故事、舞蹈、绘画等课程,进行为期15天的志愿服务。大学生志愿者们还和75岁的非遗传承人汪筱联合开设了极具当地特色的“九华立春祭”课程。
在龙游县詹家乡文化站参加二胡培训班的王浴庭,白天参加完培训后,晚上还要主动练习两小时,这一变化让他的父亲非常欣慰:“孩子就喜欢玩电脑游戏,如果没人监管,可以在电脑边上坐上一整天。”
据詹家乡文化站站长裴马冲介绍,暑期这里开设了笛子、二胡等6个培训班,由专业的文化艺术志愿者执教,300多个孩子分时段接受免费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