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应该严厉地管教还是无条件地去爱

教育动态2018-06-26三水老师

要让我关心的人具备坚毅的品格,我能做些什么呢?

每天至少有一次,会有人问我这个问题。不过,通常提出这个问题的,还是那些担心孩子没有实现自己潜力的父母。

很多人都以家长的角度向我提问,即使他们并未为人父母。“养育”(parenging)这个词源于拉丁语,意思是“生产、产出”。如果你想得到指导,想知道如何帮助自己关心的人在兴趣、练习、目标和理想方面获得成长,那么你就是在以父母般的方式行动。

当我反过来问提问者,他们觉得应该怎样“培养坚毅的品格”时,我得到了不同的答案。

有些人相信,坚毅是在逆境的熔炉中冶炼出来的;有些人则搬出了尼采的话:“那些杀不死你的,使你更强大。”持这类观点的人是一些面色严峻的父母,他们坐在比赛场外,无休止地挑剔孩子,要求孩子一定要取胜;他们也会让孩子长久地坐在钢琴前练习,并为孩子得了一个“ 良” 而惩罚他们。

这种看法假设,“提供爱的支持”和“提出高标准的要求”是一个连续体的两端,坚毅者的权威主义父母永远位居中心点的右边。

一个世纪前时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系主任的约翰·华生也持有类似观点。在其1928年的畅销育儿指南《婴儿和儿童的心理照料》(Psychological Care of Infant and Child)一书中,华生提出了如何养育这样的孩子—他“ 会在工作和玩耍中忘记自己,能够很快克服环境中小小的困难……在进入成年期时,他有稳定的工作和情绪习惯的支撑,没有任何灾难可以压倒他”。

这是他的建议:“ 不要拥抱和亲吻他,永远不要让他坐在你的腿上。如果你必须亲吻他的话,可在他说晚安的时候,在他的额头上亲一下。早上和他握手。如果他在困难的任务上做得极其出色,可以轻轻拍拍他的头。”华生进一步建议:让孩子“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学会自己应对问题,要轮换不同的人照顾孩子以防孩子对任何一个成年人产生不健康的依恋,避免孩子产生阻碍他们“征服世界”的脆弱情感。

当然,有些人持有与上述观点完全相反的立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