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间改造到课程再造 ——青岛立新小学全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教育动态2018-12-13才子老师

一排排绿萝从墙边高高的架子上垂下,一张圆桌,几张沙发,将立新小学的“2号教室”点缀得很有诗意。校长们安静地坐着,细心聆听,青岛立新小学的校长和全课程教师们根据三年的实践,通过视频、图片和描述,直观地为大家讲述立新小学的全课程教学模式。

这是“新学校香山训练营”的第三次课程学习,来自全国各地优秀小学的校长们相聚在一起,根据立新小学的全课程实践成果,共同探讨全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模式和课程改革思路。

三次“推墙运动”,让学习在教室里发生

立新小学于2013年新建,就选择了全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以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为引领,打通学科间的壁垒,实现学习的综合化。

立新小学的王剑平校长在“新学校香山训练营”上说:“我们要做有生命气息的教育,教室就是孩子们的生长点。”立新小学对于课程改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教室进行改造。

3月,立新小学开始“推墙运动”。首先“推”的是孩子们的教室。将两个60平方米的标准规范化教室打通,构建出一个集图书阅览、多媒体浏览、休闲活动功能为一体的复合活动教室。改造后的教室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乐园。随便参观一间教室,一进门,是一排排U字形摆放的课桌椅,旁边的墙上是一块块展板,贴着孩子们的照片和自己动手设计的图案。另一面,是一个很大的活动区,地下铺着地毯,毛绒玩具、小沙发、涂鸦板、收纳盒、绿色植物,共同构建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东莞市望牛墩多维学校的周兴福校长在参观完孩子们的教室后感慨地说:“感觉每一个教室都像孩子们的家一样,教室很自然,也很让人感动。”

全课程理念强调儿童阅读的重要性。这不仅在全课程教材中有充分显示,更要求实验校管理者和教师有前瞻的眼光来落实。为了给孩子更大的阅读空间,就有了立新小学第二次“推墙运动”——把新学校规划的阅览室从行政楼搬到了教学楼,搬到了离孩子最近的区域:将教学楼一层原来的两个综合教室打通,改造成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学生开放阅览区,并命名为“1号教室CLASSROOMNO.1”。在立新小学,教室不再是封闭的空间,也不再仅仅是图纸上规划的场所。教室不再以空间的尺度为标准,而开始以学生是否发生了学习为标准。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