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实验”牵手中美太空大合作

教育动态2018-12-02王华老师

本报讯(记者柯进)北京时间6月2日5时45分,由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团队研制的“空间环境下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中DNA(脱氧核糖核酸)错配规律研究的科学载荷”,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空间中心乘坐龙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

该载荷共有两组、12块芯片、60个通道,按计划,其将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在轨对20个基因开展抗体编码基因的突变规律研究,实验数据将传回给北京理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后续相关科研。

这是中国空间科学项目首次登上国际空间站。此次搭载的载荷,是在科技部重大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和国防科工局民用航天专项支持下,由邓玉林带领的团队自主创新研制的。该载荷从关注航天员生命健康切入,延展到空间环境影响微(分子)进化的探索。

这也是该团队研制的载荷继2011年“神舟八号”搭载、2016年“长征七号”首飞搭载以及2017年“天舟一号”搭载后的又一次“太空之旅”。团队负责人邓玉林说,在“神舟八号”载荷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在空间环境中DNA变异的一些新现象,从而推断空间环境之于基因突变可能与生物分子进化有着重要联系。鉴于抗体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特点,我们大胆提出设想,将抗体编码基因片段作为研究空间环境对分子进化影响的模型,开展此次空间实验。

团队主要成员、北理工生命学院副教授李晓琼介绍说,此次载荷是采用微型微流控PCR仪,对抗体DNA片段进行在轨飞行状态下的基因扩增,来模拟人类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在空间飞行结束后,分析基因突变规律,进而探讨空间辐射及微重力环境下的基因诱变机理。

据悉,2011年,美国国会曾出台《沃尔夫法案》,禁止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及与NASA有合同关系的美国航天企业与中国航天领域进行接触和合作,该法案成为中美太空合作的壁垒。2015年8月,邓玉林团队尝试通过商业合作模式,与美国公司签署协议,并顺利通过各项审查,最终成功达成中美两国30年来在空间领域的首次合作。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