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博士生近年来屡获海外名校教职

教育动态2018-07-05王华老师

“海归”博士赴国内高校任教不是新闻,“土生土长”的本土博士生赴国外知名高校任教就是新闻。对于与国际接轨时间不长、发展仍存在差距的经管类博士来说,更是如此。

去年11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邹韬,成功受聘澳洲国立大学(ANU)商学院,成为光华管理学院第五位直接获得海外教职的学生。几乎同时,该院博士生姚晶晶也接到了法国里尔科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教职聘书。

在向澳洲国立大学提交了个人简历、研究综述和教学陈述等申请材料,并经历了包括介绍学术研究情况、学术报告、面试、答问等环节在内的持续两天的面试后,邹韬收到了澳洲国立大学的聘用通知,“不敢相信”是他的第一感觉。因为这不仅是一所在2015年至201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排名第19位的一流大学,还是他的导师陈松蹊教授的母校。

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美国统计学年会、国际概率统计学年会等大量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过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在加拿大、美国高校的交流经历以及担任学院本科、硕士、博士、MBA、国际MBA以及EMBA助教的经验,或许都是邹韬获取澳洲国立大学教职的“敲门砖”。

“我们本土培养的经管博士,能获得海外教职非常不容易。因为教职与其他职业不同,它对学术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龚六堂说。

“30年来,中国的商学教育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与数理化等起步较早的学科相比,我国的商学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与国际水平有很大差距。”龚六堂将这种差距归结于商学院教育所处的经济环境与学科自身的发展。“毕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仅有30多年的历史,国内商学学科发展也仅有30多年。”

自2008年光华管理学院第一位在海外获得教职的博士生曾玉萍,赴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任职以来,该学院几乎每年都有博士毕业生获聘海外教职,由过去从海外单向引入博士,到现在向海外学术界输出由中国本土培养的经管博士的改变,正在未名湖畔悄然发生。

从前,受限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而起步较晚的商学教育,一直是“闷头办教育”。那时,国内商科的教学体系、研究体系、培养方式、语言交流方式等,都无法与海外对接,也就自然无法在学术上与国际对话。

“学院强烈地意识到,国内商学教育与国际水平存在巨大差距,于是着手改革。”龚六堂介绍说,光华管理学院的改革从一开始就目标明确,即努力实现培养体系与国际接轨。学院大刀阔斧进行课程改革;逐步完善硕博连读博士候选人选拔机制及研究生课程体系,取消博士生导师招生制度,按专业方向统一招生;设立全英文授课的IPHD项目(国际博士),培养商学院研究人员、高等教职人员。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