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学校事件媒体当斟酌

教育动态2018-12-16王华老师

媒体应该正视学校工作的特殊性,更多地关爱和呵护学校、教师的尊严,因为学校和教师有了尊严,才能培育出有尊严的孩子。

■陈松信

近年来,各类“学校门”事件常常见诸报端。学校存在严重的师德师风问题,理应遭到“棒杀”,务必喝令制止,给人们以警示,但一些媒体对学校和学生家长总是持“双重标准”。比如,只要教师“处罚”学生了,不论事情的前因后果,也不分清楚究竟是“惩罚”还是“体罚”,个别媒体记者往往喜欢凑热闹,无视报道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其实,学校和家庭同样肩负着教育孩子的重任,但学校和教师常常遭遇道德“绑架”,遇到有关学校与学生家长的事件时,媒体往往“剑指”学校,给学校带来不小的压力。

或许正是因为这样,媒体也成为一些学生家长要挟学校的筹码。一旦出现有关学生家长与学校的纠纷,哪怕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情,个别不讲理的学生家长总是习惯性地将事情的全部责任推给学校,对学校提出各种过分要求,并扬言若学校没有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就要去找媒体记者。而媒体记者若被学生家长请来“撑腰”,一些报道常常止于事件的表面现象,不对事件本身以及家校双方孰是孰非进行深度分析和解读。所以,碰到此类事件,即使学生家长提出的要求有悖常理,但一些学校为了避免被“小题大做”,不想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以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往往选择委曲求全、息事宁人。

媒体介入学校事件的“杀伤力”是显而易见的:媒体记者一旦“驾临”,学生家长俨然是搬来了救兵,原本不讲理的学生家长对学校更是有恃无恐,说起话来咄咄逼人,将原本简单明了的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媒体的报道,往往为了博取读者眼球,会冠上抢眼的标题,有意无意间放大事实,容易影响读者对事件本身的判断。此外,从大众心理来说,媒体介入学校事件,民众普遍会认为是学校因管理不严“摊上事儿”了,从而对学校正常办学行为产生质疑。

还需指出的是,一涉及教育问题,很多人都仿佛变成了专家,都可以指指点点。殊不知,教育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很多专业层面的知识,有着内在的规律。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常对教育高谈阔论的往往没有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