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底,媒体报道称,按照国务院安排部署,从去年开始,人社部等方面就加快筹划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目前,基本的目标方向已经确定:调整工资结构,扩展晋升空间,建立比较机制,实施配套改革。
目前,我国有700多万公务员,这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工资制度。如此庞大的群体,进行工资改革,可以说“牵一发动全身”,虽然改革方案还没有最终出炉,但仍然引发了热议。
从1956年到现在,我国大的工资制度改革一共经历了四轮,历次沿革都有其亮点和遗憾。现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施行于2006年,基本工资由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两项构成,外加工作津贴和生活补贴。
当时提出要制定津贴补贴制度,但是对何时出台没有时间限制。现在公务员津贴补贴都是各地自行规定,这导致了各地公务员工资差异较大。这是当时公众热议的一个焦点。
此后七年间,调整公务员工资的建议多次被提及,却始终没有切实动作,同时还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原因在于工资制度的不透明。另一方面,这几年屡屡出现公务员抱怨工资低的情况,甚至因此辞职。公务员工资制度,陷入了一个各方都不满意的怪圈。
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几次“高薪养廉”的情况,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官员依然贪腐。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健全的工资分配制度。
而说起现代的“高薪养廉”,不得不提新加坡。然而实际上新加坡公务员的薪水是根据人才市场的价值制定的,低于社会类似职务的员工。
在全球清廉指数排名前十国家,公务员工资基本上等于和低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一般认为,国外成功的经验,一是法治,二是透明。
公务员收入分配需要法治和透明,这应该成为一个共识,也应该是新一轮公务员薪酬改革的一个启示。
那么,公务员月薪标准到底与社会公众有什么关系?
首先,经济学家有关“公务员工资是区域经济消费水准的风向标”的论断,正是说明公务员工资与公众消费水平 紧密相关,二者之间,公务员月薪标准在引领市场消费中更具有主导性,相对比较被动的社会公众从公务员每次涨薪中难免感受到:只要公务员一涨薪,物价就会 涨,这已是放四海而皆准的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