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思考

高考资讯2018-12-14王华老师

我对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关注,始于2013年6月,在天津参加了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推动召开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立大会,会上我被聘为联盟顾问。由此,我走访了一批地方本科高校,在这个过程中,既调研了联盟里的学校,也与非联盟学校的大学管理者交流,探讨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话题,从中选择了20个较为典型的学校作为案例,形成《大学的转型》一书。

与不同类型高校管理者的交流,不断给我以启发,使我对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理解不断加深。概括起来,有两个观点:一是应用型是一个方向,是一条道路,向应用型转变也是一个过程;二是实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主线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我注意到,社会上对“应用型”还有一些成见,认为是低层次、低水平的。比方说,全国一些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曾经有过这样的表述,把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作为专业规范的三个层次。国内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学排行榜也把高校分为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技术型大学等4种办学类型。为此,专门拟文,阐述我关于“应用型”的观点。

应用型是一个方向

讲应用型是一个方向,指的是所有大学都应该来关注应用。原因主要有三个层面:

第一,现在提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有着特别的期待,这种期待就是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一直把“地方性、应用型”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对学校办学定位的基本要求,在引导地方高校走应用型道路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明显成效。我认为,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完全正确的,新建本科院校是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现在提出“转型”,实际上是针对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我曾经阅读了2009年以来进行合格评估的1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的专家评估报告,在学校定位的问题上,“地方性”“应用型”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但专家们反映问题比较多的是,学校在落实的措施上还不够得力,在行动上还有些滞后。

第三,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都在讲转型。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所有大学都不应该忽略这样的背景。今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与产业化链条”。我认为,这句话是对应用型最好的阐述。

所谓应用型,说到底就是需求导向。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为了更加满足地方和产业发展的需求;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也是需求导向,不仅要看学科发展水平,也要看大学是否满足了国家的重大需求。因此,现在提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既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是一种国家战略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