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熔沸点递变在周期表中并不是完全有规律的,所以希望不要一味追求结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一旦理解了判断的原理,元素周期表自然就掌握好了.
首先,判断元素单质的熔沸点要先判断其单质的晶体类型,晶体类型不同,决定其熔沸点的作用也不同.金属的熔沸点由金属键键能大小决定;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决定;离子晶体由离子键键能的大小决定;原子晶体由共价键键能的大小决定.
所以第一主族的碱金属熔沸点是由金属键键能决定,在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键能越大,所以碱金属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降低.
第七主族的卤素,其单质是分子晶体,故熔沸点由分子间作用力决定,在分子构成相似的情况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也越大,所以卤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是:从上到下熔沸点依次升高.
用这样的方法去判断同主族元素的熔沸点递变规律就行了,因为理解才是最重要的.
同周期的话,不太好说了.
通常会比较同一类型的元素单质熔沸点,比如说比较Na、Mg、Al的熔沸点,则由金属键键能决定,Al所带电荷最多,原子半径最小,所以金属键最强,故熔沸点是:NaH2Se>H2S;卤素:HF>HI>HBr>HCl.
同周期比较的话,是从左至右熔沸点依次升高,因为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是这样递变的.
另外有时还要注意物质的类型,比如让你比较金刚石、钙、氯化氢的熔沸点,只要知道金刚石是原子晶体,熔沸点最高,其次是金属钙,最后是分子晶体氯化氢.
还有原子晶体的:比较金刚石、晶体硅、碳化硅的熔沸点,那就要看共价键了,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键能越大,故熔沸点: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熔沸点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很复杂.因为各元素单质的晶体类型不同,首先要看相应的晶体类型才能下结论.通常只有相同类型,相似结构的晶体之间才有可比性.
对于分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以及可能出现的氢键.
对于离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离子键的强度.
对于原子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原子间共价键的强度.
对于金属晶体来说,影响熔沸点的则是金属键的强度.
对于分子晶体来说,原子结构不能直接影响单质的熔沸点,必须要看形成的分子的结构.通常有极性的分子,分子量大的分子,分子间作用力会大些,熔沸点会高些.如果有氢键,则会大大提高熔沸点.
对于原子晶体来说,主要看共价键的强度.通常短程、小个原子之间共价键很强,相应晶体熔沸点高.由于共价键本来就是相对很强的作用力,所以原子晶体的熔沸点一般都相当高.
对于离子晶体来说,主要看离子键的强度.稳定性强的离子,小个的离子,其离子键强度高,相对来说熔沸点就高.
金属晶体的情况最复杂.因为金属类型多,外层电子排布各异,金属键的本质虽然类似,但是具体情况悬殊.熔点从汞的低于零度,到钨的3000度以上都有.
对于碱金属来说,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是金属晶体.随着原子量增加,外层电子受到的约束越来越小,原子间的金属键越来越松散,因此熔点越来越小.
卤素则都是双原子的分子晶体,卤素原子序数越大氧化性是越弱,因为原子半径增大,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越弱,越不容易得到电子,反而有的会失去电子成为阳离子.卤素氧化性是随着序数的增大而降低,即还原性是升高的.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分子间作用力,而与化学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无关,化学性质是最外层电子决定的.
汞是常温下唯一的呈液态的金属,它具有金属光泽,具导电能力,有很大的密度,具有很强的还原性,能发生颜色反应等很多金属独有的性质,对了,不可以和金属形成化合物,和非金属间是由离子键相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