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把词语的选择叫作“炼字”。在这方面,他们积累了一些有用的经验。例如:
(一)讲究通俗平易。一些有见识的作者和评论家都反对把文章写得古奥晦涩。刘知幾批评了那种“怯书今语,勇效昔言”
(《史通•言语》)(不敢采用活的语言而努力模仿古代的词语)的现象。白居易作诗的时候,要请一个老婆婆听,问她懂不懂,她回答懂便定稿,回答不懂就再改。所以白居易的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诗如《卖炭翁》等,都通俗平易,明白易懂。
(二)讲究准确贴切。如:《五代史补》中记载了“一字师”的故事。益阳诗僧齐己,写了一首《早梅》诗,其中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幵”,自己非常得意。他拿出请诗人郑谷看,郑谷笑着说:“数枝不算早,不如改为一枝。”齐己因而把郑谷叫作“一字师”。又,北宋诗人苏轼写了一首《病鹤》诗,写道“三尺长径[]痩躯”。叫大家讨论应补出一个什么字,大家东猜西猜都补不出,东坡最后说应是“阁”(搁)字。一个
“搁”字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病鹤的姿态。大家盛传的“推敲”的故事,也是这样。用字的准确贴切,古人往往在动词上下的工夫最多。
(三)讲究形象生动。王安石《船泊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是传诵了千年的名句。相传当时有人看到了草稿,幵头写的是“又到江南岸”,圏去“到”,批道“不好”,改为
“过”;再圏去“过”,改为“入”;又圏去“入”,改为
“满”。一共改了十多次,才定为“绿”字。这个“绿”字就不只是单纯的叙述而是写出了春的具体形象,所以大家传诵。宋祁
玉楼春》词中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写出了盎然春意,仿佛使人身临万紫千红、百鸟争鸣的境界。形容词用为动词,看来是古人使文字生动的一条经验。
(四)讲究简洁。即将可有可无的字尽量删去。沈括《梦溪笔谈》以简洁的笔触记载了中国古代很多重大的科学成就与政治、经济、文化史料。《活版》一节仅二百八十七字,讲述了印刷术的历史,介绍了活字版的发明人,说明了活字制作程序、使用方法与功效(以上仅用了一百四十二个字);还介绍了如何进行流水作业,如何对待多用字,如何将字分韵上架,冷僻字如何处理,同时阐明了活字不用木作材料而用泥作材料的道理。对于不简洁的文句,古人是非常不满的。如:《汉书•张苍传》:“年老口中无齿”一句,刘知幾就批评它多用了一倍的字,认为只写
“老无齿”就够了。
(五)讲究朗朗上口。不仅诗词讲究声韵平仄,就是一般散文也讲究便于诵读。古代很
多名篇,使人一读难忘,自然成诵,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以上数点,对于我们今天写诗作文,是有借鉴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