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业成就自我评价(2)

自我评价2018-12-03李一老师

  一、改革应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科学课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该学科的名称从自然常识到科学,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学科培养目标的变化。以往的自然学科主要以让学生学习与周围自然现象有关的知识为主,包括相关的技能、学习的兴趣,以及爱祖国、爱家乡、爱大自然的情感。现代科学教育则强调通过现代科学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懂得如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并做出明智决策,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结合,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以及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因此,以培养科学素养为课程目标,最能反映出学科的这一变化趋势。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共主要维度或基本要素有:对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应用、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和实践、对与科学相关的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课程目标就是以这三大维度或三大要素为脉络来进行表述的。总目标对小学生经由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预期发展水平做了高度概括,分目标则对小学生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而在科学素养主要维度上的具体发展水平做了明确界定。总目标和分目标一起,勾画了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大致轮廓。

  国际上,科学教育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就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全面关注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方法、能力、行为和习惯的培养。国内,从理科的传统学科教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注重学生科学方法与能力的培养;90年代STS理论的引进和综合理科出现;90年代末,从传统的理科学科发展到科学课程,这一系列的变化与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基本上是同步的。《科学(3一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科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己经注重了学生多方面素质的培养,包括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科学探究领域以及科学知识领域都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要求。

  在课程目标与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相互关系之中,课程目标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所起的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主要方面。因此,把评价工作和学生的学业成果与受到重视的科学教育目标联系在一起,就是评价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课程目标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与此相对应,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也必须关注科学素养,把科学素养的提高作为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主要内容。由此,特别是鉴于目前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现状,从评价内容的角度出发,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改革必须以科学素养的培养为根本出发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