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2)

中学教育2019-06-16三水老师

二、鼓励学生日常行为活动,丰富道德性课堂内容

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行为意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初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反映了当前教育制度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与传授知识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所以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直接引导者,一定要加强和各个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制定班级管理方案和制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用自身的行为语言来感化、教育着学生。

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注意在课堂上渗透情意,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来创设情景、给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多交朋友,多从生活中感受道德素质的重要性,让学生从道理上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和怎样去做。教师要对学生思想意识等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才能充分丰富道德性课堂内容。

三、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有效性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开展“我是好孩子”“记住父母的生日”“互帮互助”等教育实践活动,通过不同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跟着父母做家务活,从生活的各个层面鼓励学生的生活积极性,让学生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父母的艰辛,从内心深处受到感染和启发,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只有对学生进行彻底的心理教育和培养,才能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自觉听父母的教导,服从学校的制度安排,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不断地在生活上学会自主和自立,让父母少操心,而且在学校努力学习,上课积极主动,刻苦努力,让教师称心。

在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环境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师应指导学生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引发学生讨论和思考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是不能做的。对于日常生活中违反班规的学生,教师要严厉地进行“惩罚”,不能心软,才能以儆效尤,建立一个有规章制度的班集体,师生共同合作,创设出一个正能量的环境,让学生在班集体的生活中能学习到很多层面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找到生活的希望,给予学生们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和信心满满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总之,教师要以身作则,注重学生日常行为教学,加强规范性教育力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让每一个初中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