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2年,嵊州就在当地中小学校园开设越剧课;有些学校还组建了“小小越剧团”。面对质疑,参与制定考试标准的嵊州市越剧艺术学校教师赵桂庆认为,加分政策不但可以影响学生,还可以影响家长,这对越剧的传承是有好处的。
赵桂庆分析,全都来参与也不太可能,粗粗算了一下,大概有6000个学生,算它5%,那么也有300个学生。虽然学生不多,300个,有300个学生,父母还有300个,亲戚还有很多。
对于加分政策在实际运行中如何保证公平公正,嵊州市教体局副局长朱洋君很有信心。
朱洋君表示,从测试的标准制定,特别是接下去考核的实施,都还是提出要求的,他觉得恰恰是把这一块做规范、做公正、做严格的话,应该大家都还是会支持的。
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教育厅就决定对中考、高考中的加分项目,实行更为严格的控制和规范管理,原则上“只减不增”。截止今年初,浙江在高考的加分方面就只剩下烈士子女、少数民族等几项特殊情况。那么,嵊州市“不减反增”的做法符合规定吗?采访中,嵊州市教育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绍兴市教育局表示,目前浙江的中考加分政策,已下放至地级市,他们下辖各县市区,包括嵊州市教育部门有权力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制定中考加分政策。
绍兴市教育局普教处处长王琛表示:如果说加分过程当中是公平公正的,确实对地方越剧发展还起到推动作用的,他们也是认可的。
一直以来,中高考的加分政策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引发招生、录取过程中产生“猫腻”的重灾区。如何让加分政策公平公正运行,避免变味?教育专家、高教网教育学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关键在于两个方面,第一个这种加分的决定是行政部门自己拍板决定还是通过了广泛的听取意见,公开的决定的,第二个问题是在加分的操作过程中是否采取公开透明的操作方式,是行政部门来认定评价还是由一个专业的机构来对学生能力进行评价。如果说它是经过民主的决策、同时也是公开的操作,那么这样的加分并没有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