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思考(2)

职业规划2018-11-28王新老师

  3、重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

  大学生在职业选择和职业评价时,越来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在择业中,很多大学生都不愿碌碌无为。但是学生又缺乏务实的心理准备,不愿深入基层、农村等急需人才而又能发挥作用的地方,缺乏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创业、去第一线做具体工作的心理准备。一旦事与愿违,就导致上进心和事业心受到挫折,产生严重的自卑感和失落感。

  4、职业价值判断的标准趋向务实化,但又存在比较明显的实惠性和功利性心理。

  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的务实主义。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往往更看重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在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这种追求职业价值观逐渐转向经济价值型,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在就业的选择上,学生更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职业的理想价值;在职业的取向上,把择业范围定在都市,或大机关、大单位;在职业的去向上,不仅要选城市、选职业、选单位,而且要讲条件、讲福利、讲待遇。

  5、渴望竞争,但缺乏竞争勇气的保守心理。

  就业制度的改革,为大学生的择业提供了平等的竞争机会。大学生已意识到现代社会一个人如果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不通过竞争,就不可能成就事业。但是,由于大多数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锻炼,在社会为其提供的竞争机会面前就表现为胆怯和束手无策,不敢大胆应聘,积极择业。因此,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精神不振、脆弱等心理现象。

  另外,毕业生在择业时,还存在观望心理、懒散心理、虚荣心理、狭隘心理等,这不仅影响他们正常的择业,而且对自身的人格培养、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也有较大的危害,必须通过引导、教育加以纠正和克服,使其顺利毕业,积极择业。

  二、调适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大学生确立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调适心理障碍的方法

  1、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教育应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及理想信念教育的力度,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毕业生志愿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使个人价值在与社会价值的交融中得到升华。

  2、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首先要考虑的是正确客观的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使自己在求职择业时做到心中有数,把自己摆在合适的位置去求职;其次要树立自信心。在正确把握自己的情况下,勇于迎接挑战,参与竞争,相信自己,自信而不自负;再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求职择业过程中,做到逆境不气馁,顺境不骄傲,面对现实,勤于思考,百折不挠。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