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等建言大学生没“抗压力”别创业(2)

职业规划2018-11-28才子老师

  Stephen Bell觉得,这与创业在美国已经经历了数代的发展有关,虽然中国第一代成功的创业者也开始为新一代人提供榜样,但是总的来说,社会还并不太支持大学生创业。

  上海一嗨租车创始人章瑞平也发现,在中国,人们对失败的容忍度要更低。在中国,人只有在挣了很多钱,成为一个成功企业家的时候,才会得到认可。而美国社会的风险投资行业本身是一个承担风险的行业,所以更加容忍失败。章瑞平其实更欣赏身上有伤痕的企业家,认为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风险,更适合开创新的企业。

  章瑞平认为,这种区别和两国的教育方式有关,美国的教育系统倾向于帮助学生开发创造力,而在中国,家庭给学生很大压力,要求他们找工作。另一方面,中国的创业史太短,没有很多创业的故事可以讲给孩子听。

  李开复也认为,美国和中国创业环境上的差异,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育。问题不仅仅是出在有多少学校,有多少好的教授,而是几千年来,中国的教育更多的是灌输知识、学习知识,而不是刺激、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人化的想象力。而这样一种思维的转换,是未来一百年我们要努力的事情。

  李开复认为,大学生创业的基本门槛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抗压的能力,创业的过程充满了挫折,要能够面对这种挫折,善于学习,从中得到教训。最终成功的创业者和失败的创业者,差别往往就在一件事情,就是是否坚持。

  企业倒闭并非全盘失败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辞典中,企业的死亡似乎也就等同于失败。因此,记者所接触的不少创业者在企业遇到非常困难,如遭伙伴背叛、资金用尽、公司不得不关张时,往往遭受巨大压力甚至绝望。

  上海瑞一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薛嵩就有一段颇为曲折的创业经历,这位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的硕士由于项目选择定位不正确,管理不完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还有自身经验的不足,前几次创立的企业都没有生存下来。他感叹,对于创业者,准备面对创立企业的死亡是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不过,在薛嵩看来,企业倒闭对于创业者来说并不等于全盘失败,在创业过程中,团队的合作,伙伴的友谊,创业的经历,还有强大的责任感,对员工负责,对股东负责,对投资者负责,对社会负责,这些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创业者就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做自己想做的是最重要的。薛嵩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