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规划大师之见: 职业选择经历是从模糊的空想走向现实。职业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的发展过程。——金斯伯格
四前精心选择了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四后的就业情况如何?而对于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学生,四后他们又将面临怎样的明天?专业与就业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如何打造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专业热就业难热
前不久,麦可思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显示,报考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均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
调查表明,毕业半后,本科专业的平均就业率是91.2%,但是很多热门专业的就业率并没有达到这个水平。本科最热门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热门专业占了9个。在573个高职/专科专业中,10个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
为饭碗,为兴趣:近半学生就业专业不对口
调查显示,高达5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上天再给个机会,我选择另外一个专业”。根据智联招聘推出的《华南区域网络求职大学生初次就业与职业发展调研报告》,在毕业生中,40.3%的学生从事的行业没有做到专业对口,有59.7%的学生做到了专业对口。
在人力资源专家吴凡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了解,当初真正按自己兴趣报考专业的学生不足半数。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报考专业时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的只有42%;有26%是听从父母决定的;服从调剂分配的24%;根据学校老师意见报的有8%。
除兴趣外,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是造成专业不对口的重要原因。毕业生面对难得的就业机会,对于专业是否对口没有太大的选择余地。比如目前许多大学生就业都选择了销售这一职位,不是他们都学销售或主动选择销售这一职业,而仅仅因为销售类职位的需求量相对较大。
理性规划复合型人才打造独特竞争优势
与其迫于工作压力,找一份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不如未雨绸缪,早做职业规划,结合自己的专业选择“第二方向”的发展,成为复合型人才,打造别人难以超越的竞争优势。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王宇在高考报考时选择了财会专业,但从个人兴趣来说,王宇对计算机编程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校学习之外,他参加了北大青鸟it培训机构组织的软件工程师培训。经过培训,财会专业背景加上it技能,王宇就业时的选择范围远比一般同学宽了许多。毕业后,王宇被一家专门经营财务类软件的it公司录取,成了一名高级it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