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界四中全会四天在做什么(2)

政策改革2018-11-28三水老师

  镜头一:在跟随一名市委书记调研时,这位书记在车上对记者大谈加强法治的紧迫性,尤其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的重要性。而下车后,他在指挥拆迁时,大手一挥,把这个拆了,把那个拆了,很难感觉到他的法治思维在哪里;可谓是谈法治时滔滔不绝,做决策时权力滔滔。

  镜头二:一位在基层做过书记的领导干部不无忧虑地说,在当市委书记时,有人想让他干预一起法院审理的案件,他回复说,法院独立审案子,自己无权干预。结果这位请托人拍着桌子吼道,全市都归你管,法院还能不听你的?!这位干部说,自己当时后背发凉,你说要搞法治,但别人却不信。

干部法治观念不强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依法治国,人们不会只看制定了多少法律,更看你落实了多少。如果法律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落实到行动中,那就谈不上法律的尊严和权威。目前领导干部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不强,法律实施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对违法行政问责不足是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问题。因此,要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同时,重点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要探索法治GDP的评价指标,把会不会依法办事、能不能依法办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确立一个明确的法治导向。

  习近平上个月在纪念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和全国政协成立65周年的两篇讲话中共提到民主122次。

  习近平提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并使用八个能否来评价政治制度是否民主。其中包括:国家领导层能否依法有序更替;人民群众能否畅通表达利益要求;执政党能否依照宪法法律规定实现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权力运用能否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

  学者认为,如何在依法治国中真正体现出中国式民主也将是四中全会研究的重要内容。四中全会推进依法治国,有望成为当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发表文章说,四中全会以司法改革为切入点讨论依法治国,将有助于党内统一认识,正视改革的艰巨性和困难性,完善政治体制建设,摆脱法律困境,消除改革障碍。

文章说,司法体制改革已成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15个改革领域中率先破题的改革内容之一。但是,司法改革所面临的困难重重。如何处理好公检法之间的配合,使之既能相互配合又能相互监督;如何处理好打击犯罪和保护权利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维稳和法治之间的矛盾,使维稳能够真正建立在法治之上,这些涉及政治体制建设的内容,都急需中央的顶层设计。

  文章同时指出,中共反腐正在不断的打破惯例和禁区,自十八大以来,已经查处50余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包括政治局前常委、军委前副主席、政协副主席等。十八大前五年查处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共32人,平均每两个月查处一人,十八大后平均每个月查处两人以上,反腐工作已经成为本届中央的一张亮丽名片。但从长期看,反腐更需要一种长期、稳定的约束机制。而法治反腐才是反腐治本的根本出路,不依法限权、依法问责、依法治贪,前期成果很难获得制度保障,运动式反腐只能带来旧病复发,甚至报复性反弹。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