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全国1500多万家企业中,只有7万多家企业建立了企业年金,覆盖职工2292万人,积累资金7688亿元。与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相比,企业年金的覆盖人数只占不到7%,也就是说,93%以上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没有企业年金。
金维刚认为,今后随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逐步实施,职业年金将异军突起,这对年金市场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难得机遇,它可以扭转整个年金市场发展的态势。
据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估测,按照3800万职工年均缴费记录5万元计算,职业年金每年可积累7600亿,这笔钱过不了几年会超过企业年金。
职业年金筹资水平会高于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规定了单位8%、个人4%的比例,而企业年金虽然理论缴费可以达到8.33%,但是一般企业至多到5%。职业年金有强制性要求,会在较短的时期内形成快速发展的态势,对于未来企业年金发展也会产生刺激和带动作用。
不过这也带来了新的担忧。金维刚说,若在同一支柱内做两种制度安排,这将会出现新的代际差。因此,他建议,首先要适当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继而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促进更多企业建立企业年金。
地方财政承担更大压力
从靠财政养老到自行缴纳养老保险,为保证改革平稳过渡,2015年7月底,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已全部完成。
总体来看,机关事业单位员工调资部分在抵扣社保缴费后,总体待遇未降低,但各地水平不一。以辽宁为例,全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整的工资除上交社保费用外,每人有望平均上调300元,与此前人社部介绍的人均实际增资300元一致。有的地方则要低一些,比如北京是人均补1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相配套的工资调整,以及包括职业年金在内共计28%的单位缴费,令本就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尤其是县级财政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因为是先涨工资后缴费,短期内财政压力已经显现,财政部财科所调研发现,以山西为例,全省县级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调整及离退休费要增加66.8亿元,县级地方津补贴提标需增支50.6亿元,乡镇工作人员工作补贴增支10.2亿元。上述总计几项127.6亿元,缺口额预计为115亿元,占比90%。另一个支出压力来自缴费支出,按照单位20%、个人8%的比例,上述调研显示,山西祁县为此每个月要增资25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