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开始启动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人社部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后国家将逐步建立覆盖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乡居民的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根据物价变动、职工工资增长、收入水平提高等情况,并兼顾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承受能力、财政负担能力等因素,统筹考虑各类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调整。
专家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立雄:在设计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时,其实它自身有增长机制,但是这个机制赶不上收入和物价的变动。
我国的养老金增长机制还没有正常地建立起来,与物价和社会平均工资都不完全挂钩。这样一来,如果物价上涨或者社会平均工资增幅很快,就会导致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相对变低。
为此,中央政府连续11年提高城镇职工养老金待遇,是依靠行政的手段来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每人月增15元1.4亿老年人受益
政策发布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70元,即在原每人每月55元的基础上增加15元,提高幅度为27.3%,提高待遇从2014年7月1日算起。
官方说法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由于前几年处于制度从局部试点向全覆盖推进的过程中,部分地方尚未纳入国家试点,不宜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但授权了地方根据实际在55元基础上增加基础养老金。许多地方适当提高了新农保和城居保基础养老金标准。2014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为每人每月81元。据专家测算,此次上调15元基础养老金,预计使居民养老待遇达到月均百元左右。
此次上调,是我国首次统一提高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这次上调将惠及全国超过1.4亿城乡老年居民和数亿城乡家庭,受益面大,受益方式直接,有利于更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乡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说。
专家解读
杨立雄:2009年,我国启动新农保试点,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55元,这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2014年,新农保和城居保实现并轨。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模式,养老金支付由个人账户养老金和政府承担的基础养老金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