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改革步伐没有停止。依据今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作出的最新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但问题是,目前我国现有事业单位111万个,事业编制3153万人,根据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案,已经退休的职工按照原有模式领取退休金,新进职工进入社会保险,而大量的中间人则成为最大的难题。如果按照缴满社保15年才能在退休后领取相应养老金的话,绝大部分中间人之前并未缴纳社保,也就是不能达到缴满15年的要求,由此就产生了补齐社保的问题。
排除个人补缴的部分不说,仅单位所要补缴的20%部分的资金,无论是由财政补贴还是单位自筹,对二者来说都是一笔巨大的负担。经过测算,目前事业单位中间人所要补缴的社保资金至少达5万亿元。如果由政府兜底,就需要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各自担负的比例,而从目前来看,地方政府根本没有充分的支付能力,最终的负担可能都会转移到中央财政身上。如果由中央财政和事业单位共同负担,同样存在二者之间比例划分问题,而且一旦要求事业单位自筹资金,最终必然令其抬高服务费用。
由此可见,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宜早不宜晚,力度宜大不宜小。国家必须尽快做好顶层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双轨制矛盾。当然,在出台改革方案时,我们也更希望能随之配套一份具体而微的操作纲领,让怎样改、如何改、改什么等更具操作性。
此外,事业单位养老金待遇水平也未确定。可以想象,如果事业单位仅仅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其退休待遇水平将比现在下降许多。而且对于参加工作晚,就业年限短的部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来讲,可能出现养老金待遇要低于企业职工。因此,待遇水平是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