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信念意识。定力源于信仰,信仰铸就忠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首要标准。没有信念,就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是失去了动力和奋斗的目标。好干部不仅要具备家国情怀,更需要具备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理想信念。新常态下的为官之道,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离开了“三个自信”,就没有价值判断,就会迷失方向。
第二,忠诚意识。对党忠诚,是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政治规矩。作为党员干部要深入践行“四有”标准,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始终坚持“四个服从”,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新常态下,全体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和李鸿忠同志提出的“八点要求”,坚持做到“十个始终、十个自觉”,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到实处。
第三,担当意识。顺境逆境看襟度,大事难事看担当。衡量一名党员干部对党是否忠诚,不是看他说得怎样,重要的是看他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了什么,关键在于看是否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要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名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改革已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利益和矛盾日益凸显,需要的正是敢作敢为的担当精神,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决不能以明哲保身的态度对待工作,而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推进改革。在其位、谋其政,这是为官之道的最低要求。
第四,服务意识。官员是一种职业,但又不同与其他的职业,这种特定性决定了他的使命就是服务于人民。刘少奇在接见劳动模范时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只是革命的分工不同,都是革命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将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信仰,始终高举服务大旗,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在具体的执行中要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
第五,敬畏意识。党有党纪,国有国法。党员干部的底线是必须遵守党纪国法。对于每一位党员干部来说,只有知敬畏,才能守规矩,才会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自觉把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作为行为规范和从政准则。要知道手中的权利,是人们赋予的,党员干部应当对权力怀有敬畏之感,要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做到敬畏组织,严格遵守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决不搞非组织活动,决不搞拉帮结派。敬畏群众,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做决策、定政策时要想到老百姓的利益,学会换位思考,多听听普通群众的愿望,多想想老百姓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