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有的人将其简化为语言与文学,大学教育中,中文系知识模块的教育也几乎是按着这两条纲目去进行,而真正的语文教育,应该远不止这些。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比较工具性其显性作用,人文性则是其润物细无声的隐性作用。尤其在初高中语文教育中,教书育人是对这两方面性质最好的诠释。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课堂教学语言则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优秀教师的语言魅力就在于他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注意和求知欲,使教学过程更加趋于科学,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高中是人格建立健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最好时期,怎样教出即拥有丰富知识又拥有美好品格的学生是这一阶段的重要课题,而在学生知识学习与性格养成中,教师的鼓励性言语能够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可以是学生前进的动力也可以成为刺伤学生自尊的利器,怎样能够将说话变成一门艺术,在不打击学生的上进心的同时指出缺点指明发展方向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
首先是课堂用语。
教师在上课中的语言使用需要坐到:一、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二、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三、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具有激励性;四、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本学期我在课堂教学中为了鼓励学生多发言,曾经一味地夸奖学生,学生听了也兴奋不已。但是,我发现激励语言随便使用,学生的兴奋也渐渐消失。学生感到没有意思。究其原因,只要是表扬语缺乏艺术性,太单一。针对以上的缺陷,在表扬语上,我也稍作揣摩,在课堂上尽量发挥表扬语的作用。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我认为,首先表扬语不能千篇一律,如果单一,学生听了没有任何反应甚至产生无谓的情绪,要做到形式多样化。避免同一语言贯穿到底。其次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表扬方式,表扬要有针对性。比如学生的态度习惯朝好的方面发展,学习方法科学的都要一针见血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当然,表扬一定要有度,要符合实际,要根据学生的发言作出准确、公正兼有鼓励性的评价。作为一名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将说话变成艺术,让学生能够喜欢语文,乐于学习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