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职工而言,虽然退休后,收入稳定,但是对于很多央企负责人而言,退休则意味着收入降低。
延迟退休方案已有雏形
人社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延迟退休”将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在制定政策时考虑“分步走”。
首先小步慢走,渐进到位。
每年推迟几个月时间,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再达到法定退休的目标年龄。例如原本60岁退休的某职工,在政策实施后可能60岁零3个月退休;再过一年,“到点”职工则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将区分不同群体的情况分步实施。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如果分人群先后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话,女干部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她们身体也能承受得起,社会上也不反对,应该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更能够取得共识,遭到的阻力也最小。”
不过,人社部也有官员明确表示,方案出台后将充分征求意见并经过5年过渡期,到2022年正式实施。
为什么要“延迟退休”?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表示,现在法定退休年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制定的,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增长,目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去年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占比超过16%。
所以无论是从开发人力资源,还是保持养老、医疗基金的持续健康运行,都需要对法定退休年龄进行调整,这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据悉,除北京外,也有省份明确了地方延迟退休方案的具体时间。据《羊城晚报》报道,广东省人社厅相关处室曾表示,广东将结合实际,做好渐进式延迟退休工作,并努力按照国家的时间表2017年拿出具体方案。
养老金支出 “未雨绸缪”
归根结底,不论是中央还是地方,之所以在面临较大争议的情况下依然坚持推进延迟退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养老金支出压力较大。此前有专家曾预测,2023年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含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将出现收不抵支,2029年累计结余将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