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什么概念的机构?原来这么不简单!
有一段顺口溜是这样来形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军队没军费,是政府要纳税,是企业管社会,是农民入工会”。这句顺口溜正说明了新疆建设兵团的性质,它是党政军企四位一体的特殊的军事化单位。其行政级别为省部级,自治区书记为其第一政委,自治区副书记为其党委书记、政委,自治区副主席为其党委副书记、司令员、总经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外的名称是中国新建集团公司,这正是体现其生产建设的特征。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部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天山区光明路196号。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诞生历程
1949年秋,新疆和平解放,王震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二兵团第六军共七万人进驻新疆,加上原起义部队,新疆一共有十七万解放军官兵。
战士保家卫国,需要吃粮,而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新疆本地没有那么多余粮,只好去邻国购买,或从其他省份调拨,兵员太多,这不是长久之计。
从西汉时,中原王朝就在新疆开始屯田的尝试,边疆戍卒,亦兵亦农,自给自足,闲时耕种,战时披甲,这也是最经济最稳妥的一种国防策略,这种做法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王震将军率兵入疆后,除了维护边疆安全,官兵们把很大精力都用在垦殖生产上,一年之内就实现了基本自给自足,给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减轻了不少负担。
随着全国和新疆局势的逐渐稳定,大规模战争阴影的远去,按照上级命令,从1953年开始,有几个师改名为农业建设师,把主要精力用于生产建设活动。1954年,根据中央政府的命令,驻守新疆的解放军大部集体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正式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简称“建设兵团”。接受军政双重领导,劳武结合、屯垦戍边。
靠着年轻士兵辛苦的人力,带动着炮弹片打造的犁铧,耕耘在板结的沙砾地上,随着一座座水利工程的建成,一块块贫瘠的荒地渐渐成为肥沃的良田。
为了让年轻的士兵们真正扎根新疆,为了避免屯垦大军一代而终的命运,兵团领导深知:没有老婆安不下心,没有儿子扎不下根,王震将军经过中央批准,从1951年开始,发动“八千湘女上天山”,之后又从山东征了上万女兵,兵团的男女比例完成了神奇的平衡。
新疆建设兵团(中国新建集团公司),是国务院计划单列的省(部)级单位,享有省级的权限。自身拥有电视台、报纸、网站、文化中心、邮局、银行、公检法机构和矿产、农场等大型企业。
新疆建设兵团对外称为中国新建集团公司,虽然名字叫集团,但它仍然是一个“准军事实体”,自身设有军事机关和武装机构,内部依然沿用军队建制和军队职务称谓,拥有一支以民兵为主的武装力量。
新疆建设兵团的优秀案例,得到了国家的赞赏,从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国家又在其他14个地方,组建了11个建设兵团和3个农建师。
分别是内蒙古、黑龙江、兰州、云南、广州、福建、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山东建设兵团,和西藏、广西、江西农建师,他们的主要成员来自“下乡知青”,其中内蒙古、黑龙江、云南、广州兵团规模较大,他们与新疆建设兵团合称为五大兵团。
除了新疆建设兵团外,随着时代变迁,其他建设兵团建制已被撤销,多数改为农垦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现状和未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起初主要以屯田,发展农业为主,故而后来一度曾改名为新疆农垦分局。1981年改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从那时起,兵团对边疆的开发也不再限制于农业,而是农业、工业等全方位的发展。截止到了2015年,兵团由起始的村落逐渐发展成城市,管辖面积达7万之多,相当于两个海南省,或一个重庆直辖市面积,占据新疆总面积的4%左右。
现在的新疆建设兵团辖有十四个师,其中十个县级市、十个镇,它们都是在曾经的无人区由兵团人发展建设起来的,实行的体制是师市合一、团(场)镇合一。
九个县级市: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十师北屯市、第十四师昆玉市。
十个建制镇:金银川镇、沙河镇、双城镇、博古其镇、双丰镇、草湖镇、梧桐镇、蔡家湖镇、石河子镇、北泉镇。
兵团计划到2020年之前再设4个师市合一的县级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第九师小白杨市、十二师拟建市(222团区域,市名待定)、十三师黄田市(原红星市),长期计划共设立16个师市合一的县级市。所谓师市合一,即师和市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市政府行政机构原则上与师的工作机关实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就比如第一师政委同时兼任阿拉尔市市委书记,第一师师长同时兼任阿拉尔市市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