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有几个主要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速度、结构、动力,三个关键词,勾勒出“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内涵。——《将改革进行到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世界经济下行,让高位发展的中国也受到了影响、感受到压力。“三驾马车”中,投资、出口的拉动力越来越小,国内产品消费驱动相对乏力。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等价格优势逐步削减,人民对生态保护、资源集约、绿色发展的需求与粗放生产之间的矛盾逐步加剧,这都对我国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引领好经济发展新常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究竟处于何种地位?如何发挥最大效用?这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回答好的关键问题。“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从基础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循序渐进中,更是体现了中国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决策智慧。
从供给测结构性改革着手,通过“三去一降一补”“放管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有效改革举措,让政策更为宽松,为企业发展创新、行业转型升级不断“松绑”,全面提质增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实际行动,进一步完善了生产创新、行业改革、结构转型所需的经济生态。但“软环境”有了,如何适应新环境、提升“硬实力”?如何找准机遇、有效定位、精准发力?这就成了全社会需要共同探讨的新话题。
时下,一些企业、行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瓶颈,要么转变方式、提升产能,要么拓宽思路、转型升级,这就对资金、技术、创新等要素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越是关键时刻,越要体现出生产经营者的基本定力。有的企业,面临压力慌了手脚,不知所措,又缺乏思想理论上的支撑,很难把握住中央释放出的政策红利、改革利好。有的单位,具备很强的政策敏感性,把握得也很及时,但缺乏对现状环境的深刻认识,导致“好刀”用不到“刀刃上”,动了太多脑筋,却难有建树。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中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确保更多的企业、行业能够精准识别环境、精准把握政策、精准创新生产、精准转型升级,让“新常态”从挑战变为巨大的发展机遇。要引领思想认知,树立企业家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改革带来的“阵痛”,让他们面对难题静得下心、应对困难沉得住气,乐观对待问题、重视化解矛盾,积极在发展中探路子、找对策。要引领环境优化,将“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向纵深,进一步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敢对自己“动刀子”,取消无效审批、简化办事流程、整合低效职能,解放企业发展的生产力。要引领创新发展,注重技术革新,加大对高科技人才的招引力度,为企业的发展配套高层次的研发力量,并优化创新平台、促进创新合作、强化创新共享,全面提升产业创新的区域竞争合力。
经济发展新常态尽管带来了挑战,但也伴随着发展的更大机遇。我们只有坚定“两个毫不动摇”,敢改革、能改革、善改革,才能更好地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取得一个又一个更大的胜利。
篇二
开篇之集的《时代之问》,“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如何改到位”等那一个个重大改革之问,问出了我们党员、干部、群众的心声。改革的春风已经劲吹,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掷地有声的语言,传递了斩钉截铁的决心。改革方向、改革方法、改革路径、改革主体、改革动力,逻辑缜密地阐述,它大量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思考改革、部署改革、亲力亲为推动改革的珍贵画面,那浮现的一幕幕在全面深化改革决策亲历者的生动讲述,呈现了干净利索的思路,在新一代领导集体下,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带来了全面深化改革、与民更始的新时期。
与民更始,需思想观念的破冰。“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时至今日,开枝散叶的各项改革,已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书写了39个春秋的历史篇章,就如《时代之问》中那一字一句的激情表达,不可否认地唱响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推动着滚滚向前但也泥沙俱下的时代潮流。然而也存在越来越多的矛盾、亟待破局的发展围城。让我们相信,“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自觉地把“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结合起来,善于寻找最大公约数,在现代化新航程中乘风破浪。
与民更始,需回应群众的呼声。没有民生的持续改善,一切工作毫无意义。改革需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从社会发展凸显最突出的矛盾入手,来决定哪些改革要小步走、稳步走,哪些改革需要不停步、迈大步,哪些改革需稳中有进,哪些改革要惊险一跃。要牢牢把握“五个坚持”原则,切实增强民生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民生问题,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做到干一件成一件,群众满意一件,让百姓在民生诉求的回应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担当、效率和作为。
与民更始,需读懂人民的期盼。以前的改革,为的是解决人民的温饱;今天的改革,更着眼于全面发展,追求的是社会公正,关切的是民众尊严,铸就的是发展动力。严守“五个决不能”底线,科学规划生态空间,统筹推进“多规合一”。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建立利益协调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公平保障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生态环保机制,敢
“啃硬骨头、涉险滩”,才能让改革为社会活血化瘀,打通官民心结,成就和谐中国。
与民更始,需筑牢民生的情怀。“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从“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到“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改革是最大的潜力”;从“老虎苍蝇一起打”,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提出“中国梦”,到坚持“中国路”;从突破“礼仪固化的藩篱”,到“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显示的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改革决心。司法改革为的是“在每个案件中体现公平正义”,大病扩容为的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医疗差距,整合食品监管职能为的是捍卫人民“舌尖上的安全”……一系列改革,无不是以“民生”为关键词。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全面小康必将成功在望,中国梦想定然前景可期。
篇三
7月19日,央视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第三集“人民民主新境界”,通过梳理“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这一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向全世界传递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信心与决心。在党的领导下,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民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讲:“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不断强调这个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重大判断。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提高国家效率,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要敢于向自己“开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只有发挥党的领导的坚强作用,把我们党治理好、建设好,所有这些改革才能够推动,我们改革发展才能够健康地向前发展。”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让纪律成为高压线,把笼子扎得更紧并通上电。要从作风建设入手,构建党建新常态,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要把思想建党放在首位,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切实解决好党员的“总开关”问题。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要在推动改革与法治建设中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水平。
要敢于向自己“开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当中国这艘巨轮向着复兴彼岸航行时,要靠依法治国来护航。”总书记说:“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在法治轨道上行使可以造福人民,在法律之外行使则必然祸害国家和人民。我们说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就是要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政府要学会在法制的轨道上规范自己的行为,敢于“破”冗余“立”新规,用法制的武器向推进改革中遇到的问题桎梏“动刀”,在新一轮改革的起点上,处理改好革和立法的关系。
要敢于向自己“开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如果说,坚持党的领导,让中国这艘巨轮在驶向复兴彼岸之时有了坚定而正确的掌舵人,那么人民当家作主,就是巨轮航行的力量之源。”要与时俱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以“协商”的方式调和社会矛盾、求同存异、扩大共识,提高老百姓民主、法制、维权、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能力。要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人民当家做主,要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全面深化政治体系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我们要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带着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继续出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去成就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伟大“中国梦”。
篇四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一部集中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伟大成就的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连续10天在黄金时间播出。观看的过程犹如受到一次深入骨髓的精神洗礼,让我们对全面深化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激发了我们砥砺奋进的信心和勇气。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机遇难逢,责任重大。而将改革进行到底,最终要落实在领导干部忠诚干净担当上、要落实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上、要落实在各类人才贡献强大力量上。作为组织部门,责无旁贷。
要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在全面深化改革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做好解疑释惑、鼓劲向上、引领方向的工作。要引导党员群众形成共同推动改革、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共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要发挥能力保障作用。毛主席讲过:“我们各行各业的干部都要努力精通技术和业务,使自己成为内行,又红又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呈现多领域、跨学科、群体性突破新态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全体党员更需要带头学习,自觉把学习研究、提升能力,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把握引领发展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临清市委组织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副书记、组织委员、社区干部、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潍坊市委党校、荣成等地进行专题培训近500人次,学习了知识,提升了能力,也现场感受了各地坚定不移抓改革、创新路径促转型的生动实践,使党员干部受到极大的触动和震动。
要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为政贵在行,以实则治,以文则不治。”将改革进行到底,虚作为、慢作为、不作为都绝对要不得。组织部门是干部之家、党员之家、人才之家,要全面调动广大党员、干部、人才在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工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担当落实责任,以行动诠释忠诚,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临清市委深入推进基层党建督查机制,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用数据说话、用进度说话,把差距晒出来,把成绩亮出来,形成奖不虚设、罚不枉加、务实管用的激励鞭策,就是要弘扬求真务实精神,真正做到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
篇五
7月18日晚,《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第二集,本集聚焦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新常态”这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贯穿全集,生动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回答对中国经济“怎么看”“
怎么干”“干什么”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始终扣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核心,大力转变发展方式,奋力突破结构之困的伟大实践。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无形的手”这一概念,这只“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要交相呼应,相辅相成。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的实践表明,只有创新思路,让政府在改革中归位,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才能够不断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破解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难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释放经济发展的“创新之力”,踏实经济发展新征程。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为中国经济的未来确立了全新历史坐标。“速度、结构、动力”,是“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涵所在,要适应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发展规律,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要以“创新之力”驱动速度换挡。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下行压力中既有全球总需求不振的影响,更多的是中国经济巨轮来到了必须升级换代的关口。“新常态”需要新引擎,“新常态”须有新应对,“新常态”呼唤新发展。要创新生产方式,提高各个生产环节中的科技含量,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供给体系质量为发力点,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驱动经济发展的速度换挡。
要以“创新之力”撬动结构调整。“结构之变,是追求质量效益之变,更是经济发展方式之变。结构之变,是全面之变,更是深层之变。”要以“创新之力”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纵深,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要围绕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拓宽多领域的经济发展,以创新实体经济产业升级、重塑实体经济为落脚点,撬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要以“创新之力”助推动力转换。实现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动力转换,要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实现动力转换的关键。要释放创新人才的最大潜力,实施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造的热情。要创新发展理念,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领跑,满足新需求、吸纳就业更多的不断壮大服务业,以“创新之力”突破结构之困,改出鲜活的经济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为五大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思维必须成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我们必须要紧跟党中央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思想,把握时代脉搏,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步伐,以勇于开拓的“创新之力”,助跑经济发展新征程。
篇六
全面深化改革是当今中国的命运抉择,是引领中国前进发展的指路明灯。组工干部将改革进行到底就是要讲政治,讲信念,要坚定“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
一、将改革进行到底,重在坚定信仰,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一是要对党绝对忠诚。忠诚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具有很高的地位,“忠”被看作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王岐山同志曾指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文明的DNA,为国尽忠、在家尽孝,天经地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讲对党忠诚,就是要真心听党的话,始终听党的安排,服从组织需要,党叫干啥就干啥,叫干啥就干好啥,绝不能讨价还价。对组工干部来说,就是要安心做立足岗位发挥作用的一颗“钉子”,做把好选人用人关口的一把“尺子”,做服务干部成长进步的一架“梯子”。二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全年深化改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组织部门是党的自身建设部门,组织工作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途径。组织工作从来也将一直是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因此必须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党的组织工作,自觉强化“四个意识”,深入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和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组织工作的政治方向,坚持把抓好组织工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一项重大政治责任,把组织工作职责转化为向中央向核心看齐的具体行动,进一步增强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工作部署、推进组织工作全面进步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三是要自觉主动服务大局。要充分认识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赋予组织部门新责任,充分认识召开党的十九大赋予组织部门新任务,使组织工作更好地向中心任务聚焦、为全县发展聚力。要紧紧围绕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来谋划、推进和检验组织工作,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任务的契合点和平衡点,实现组织工作与改革发展的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加强要高标准谋划推动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抓实基层、打牢基础,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充分发挥党组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要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工作机制改革步伐,立足我县发展定位和战略需求,更加注重一线干部、实绩干部和专业型、战略性人才的选拔培养,为推进我县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经济战略转型提供更强大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将改革进行到底,重在立足本职,坚持履好政治责任
组织部门作为党的政治部门,必须坚持把坚持改革作为第一位要求和永恒主题,把讲政治、讲改革、讲发展融入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一是选人用人要突出政治标准。政治标准是选人用人首要标准,是最根本的标准。要坚决把好政治关口,启动实施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基础信息档案、运行情况备案、调整配备预案“三案制”管理办法,改进完善干部综合考核方式,强化干部政治品质考察考核,把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作为考量干部的“试金石”,准确识别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素养、政治表现,对政治上有“硬伤”的人“一票否决”。要强化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管干部就要管思想、管作风,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做到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落实上较真叫板。要从严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对不讲政治的干部敢于较真、敢于“亮剑”,保持队伍政治上纯洁。二是基层党建要突出政治属性。基层党组织是政治组织,政治属性是基层党组织最核心、最本质的特征。要着眼强化政治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区、机关、学校、非公等领域党建工作,确保党的执政根基坚如磐石、稳如泰山。要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四讲四有”,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要严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一锐利武器,使党员在组织生活这个“熔炉”中锤炼党性。要提升服务能力,实施为民服务提升工程,整合“一中心四平台”(为民服务中心、电子政务平台、党代表服务平台、手机村务通平台、远教电子商务平台),努力使服务群众的过程成为赢得群众的过程。三是人才工作要突出政治引领。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拓宽引才渠道、创新引才举措。要做好团结凝聚工作,认真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坚持思想联系、增进感情交流,多和专家人才交朋友,当好他们的“后勤部长”。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宣传肥西人才政策和优秀人才风采,加大人才引进支持奖补力度,为各类人才充分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三、将改革进行到底,重在着眼自身,坚持增强政治能力
讲改革就是讲政治,是组织部门的第一属性。要认真践行“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要求,把改革进行到底作为建设模范部门、打造过硬队伍必须遵循的原则。一是要带头加强政治文化改革。当今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太多,围绕权力的陷阱太多,组工干部要防止被污染、被“围猎”,要做到“百毒不侵”“金刚不坏”,就必须更加重视政治文化建设。要带头倡导忠诚老实、光明坦荡、公道正派、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共产党人价值观,大力弘扬政治坚定、公道正派、廉洁勤奋、求实创新、甘为人梯等组织部门优良传统作风,使之深入灵魂、融入血脉、成为自觉。要结合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联系组工干部正反典型,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组工干部正确对待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正和邪、苦和乐、亲和清等问题,努力做一个有觉悟的人、有大觉悟的人。二是要带头严明纪律规矩。政治纪律是党的最重要的纪律,是实现党的纲领、任务的重要保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承担着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必须带头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心存敬畏、当好表率。要坚决响应党的号召,贯彻县委要求,决不说出任何与党的大政方针不一致的话,决不干出任何与县委部署要求相违背的事;要严守组织纪律,特别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决不放弃党性原则去迎合少数人的意图和爱好,敢于坚持原则、严格把关;要贯彻落实组织人事干部行为规范,严格遵守组织部门的优良传统和工作规范,不折不扣地执行好组织和干部人事政策、文件、规定等,维护好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要认真对照《党章》,对照《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自觉按原则和规矩办事,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三是要带头严格自律。作为组织部长,要带头把自己摆进去,自觉接受来自纪律与法律、党内与党外、组织与群众、社会与媒体的监督,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决不跑风漏气、决不封官许愿、决不厚此薄彼、决不拿党的原则送人情作交易,坚持公道正派,坚定地担当起应该担当的责任,时时处处事事明责知责,敢于担责、勇于负责、善于尽责,努力把“责任田”种成“示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