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坚持原则、出以公心
能否敢于开展、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到底是个党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些年来,在不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开展自我批评难,开展相互批评更难。之所以如此,原因固然很多,但党性原则不强,为私心所扰、为人情所困、为关系所累、为利益所惑是主要原因。”他说:“现在,利益关系和人际关系确实很复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我们不能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就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把党的优良作风给丢掉了。‘观于明镜,则疵瑕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乎身’。只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因此,我们既要解决认识问题、做到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要解决方法问题、做到善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要端正认识。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有利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有益于党的事业,有益于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不要搞‘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那一套。”“其实,一些领导干部因违纪违法受到处罚,几乎都谈到班子内部监督不够,说没人提醒我,如果当年有人咬咬耳朵,也不至于犯这么大的罪。小问题没人提醒,大问题无人批评,以致酿成大错,正所谓‘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啊!”发现问题不指出、不批评,实际上是对党、对组织、对同志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一定要坚决反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庸俗哲学和好人主义,坚决克服文过饰非、知错不改等错误倾向,切实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
(二)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批评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批评别人也好,自我批评也好,只有实事求是、恰如其分,才能明辨是非、分清真假,才能澄清事实、有的放矢。批评要根据事实,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既不扩大也不缩小,既不捕风捉影又不纠缠细枝末节,不搞无原则纠纷。总之要实事求是,直面问题,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讲真话、讲实话、讲心里话。
(三)要与人为善。与人为善的前提是出以公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批评还是自我批评,都要实事求是、出于公心、与人为善,不搞‘鸵鸟’政策,不马虎敷衍,不文过饰非,不发泄私愤。”《准则》也指出:“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目的是帮助同志改正缺点和错误,决不能借机整人,搞打击报复。对恶意中伤、借机打击报复的,要严肃处理。要坚持以理服人,对同志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要坚持以诚待人,通过真心实意、诚心诚意沟通思想,达到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境地,真正把关心、关怀、关爱送给被批评者,让被批评者“脸上火辣辣,心里热乎乎”,为改正缺点错误打下心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