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曾说,自己最看重的身份是教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始终用自己的默默付出立德树人、化育英才。他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帮助每一名学生设计成长路径,为他们修改每一篇论文;他爱生如子、倾注关爱,热心资助家庭困难的学生,关心学生们的思想和生活;他慧眼识才、甘为人梯,为国家培养和凝聚了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学生眼中,黄大年不是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黄大年深情诠释了师者本色、学者风范,在人们心中刻下一个大写的“人”字。
“这是真正的民族英雄”“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连日来,黄大年的感人事迹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共鸣,带给人们深深的感动与深沉的思考。人生在世,为了什么、图个什么?古往今来,无数像黄大年这样的国之脊梁用生命书写答案,在历史的天空上,构成无比璀璨的精神星座,指引着今天的人们崇德向善,把自己的梦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壮阔奋斗之中,创造更有价值和意义的无悔人生。
篇二:黄大年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教育部作出追授东北地区第一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吉林大学黄大年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决定,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科研工作者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的先进事迹。吉林日报以《黄大年:把一切献给你我的祖国》为题追记了黄大年教授事迹,采写了黄大年同志热爱祖国,品格高尚,始终把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作为矢志不移的追求目标,长年不休,带病工作,把生命最绚丽的部分献给他钟情的教育科研事业的感人故事。黄大年同志的事迹在我校教师中引起反响。
我校信息学院“青年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李国亮教授表示:“2017年1月8日,我从朋友圈中知道黄大年老师因病去世,感到非常震惊和痛惜。我自己是工科背景,有在航空部研究所工作的经历,所以在千人联谊会的会议上,对黄老师的工作很感兴趣,和黄老师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黄老师渊博的知识、爱国的情怀感染了我。黄老师在国外生活工作多年,但一直认为自己的事业在中国。在黄大年老师去世后,我才更深入了解了黄大年老师的事迹,他不愧是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事业、心中有学生的突出代表,比自己开始了解的更感人,是我们科研人员的楷模和代表。”
植科院副教授何月平谈到,“黄大年先生因为对祖国的深沉热爱,舍小家顾大家,舍小爱而追求祖国繁荣人民幸福的大爱。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我深受感染,这种感染是因为黄先生之精神,更是那一辈人的皓皓良心,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因为内心的召唤,他们放弃国外已然自在潇洒的环境,而为祖国事业拖着已不年轻的身体而再奋斗,直至耗尽最后一滴心血,我辈如何不感动?如何不秉承他们的意志继续奋斗?其意志和愿景我辈必将努力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