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人力资本”的世纪
体力劳动时代慢慢会被脑力劳动所替代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支撑经济增长的动力离不开科技创新、人力资本和产权保护这三个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本的增长对经济的助力颇为明显,给其松绑才能实现财富涌流。
21世纪是“人力资本”的世纪,体力劳动慢慢会被脑力劳动所替代。所以政府的财政收入应该大量向基础设施、医疗设施、教育倾斜,这都是在“造血”。人民健康得到了保障,教育搞好了,人力资本也会相应得到提高。这是我们今后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必须过去的“坎”儿。
“半吊子”的城镇化
保障有力才能消除农民工“候鸟式”迁徙
中国大量农民工长期不能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人口,这是中国城镇化“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现在很多农民工是“候鸟式”的,城市里融不进去,农村又回不去了。如果在城市有一个家,农村又有一个家,那这个财富怎么分?因此就变成了一种“半吊子”的城镇化,“半吊子”的农村发展。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因此,城市的户籍管理一定要落实到位,让在城市里面长期居住工作的农民能够真正落户。户籍制度改革的真正困难之处,并不在于该制度本身,而在于附着在该制度之上的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盘活存量资金需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环节,没有投资,130多万亿的存款放在银行是产生不出效益的,如何把这些钱盘活,就要找到一些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趋势上看,2016年重大项目投资方向已经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获得明确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通过投资来实现补短板,比如,公共产品领域的投资是短板,类似基础设施、医疗、教育等,政府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像全国高铁网的建设就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利器。还有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等,这都是在提升我国智能化的建设,今后靠智力、靠工具、靠人均占有有效资本,这个方向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