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战告捷:用土炮回应汉奸的敲诈
在今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的沭河东岸,坐落着一个名叫渊子崖的大村庄。抗战初期,渊子崖属沭水县板泉区,有200多户人家,1000多口人,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农村宗族社会,共有9族,全村人大多姓林,他们淳朴善良、顽强勇敢。
1938年春,日军的铁蹄踏进了鲁东南,在沭河西岸的小梁家等村安上了据点。渊子崖西临沭河敌占区,东靠莒南抗日根据地,大部属山地丘陵,处于敌我交错的“拉锯”地带。日伪军经常到河东“扫荡”,残杀百姓,抢掠财物;一些恶霸地主、土匪武装则打着抗日的旗号,到处横行霸道。渊子崖全村老少过着“白天怕见人跑,夜间怕听狗咬”的日子,整天提心吊胆。
1940年1月,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独立营进驻渊子崖村,营长纪尊平和指战员们对待老百姓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待日军汉奸,英勇抗击,不怕流血牺牲。村民逐渐意识到“只有八路军,才是真正抗日的队伍”。1940年10月,“抗大”工作团来该村宣传抗日。1940年底,村里建立了民主政权,选举林凡义为村长,并成立了“农救会”“青抗先”“妇救会”等群众抗日组织,不久还建立了村民抗日自卫队。1941年5月中下旬,八路军一一五师战士剧社等8大剧团在渊子崖村公演10日,对于教育和团结人民、打击敌人、增强村民的抗战胜利信心起了很大的作用。
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日军加紧了对山东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中共板泉区委号召群众开展抗粮抗捐,区长冯干三作了动员部署。渊子崖群众个个摩拳擦掌,一致表示:“不交一粒粮,不出一分钱,饿死汉奸,困死日本鬼子!”
渊子崖村这么有“底气”,除了有党的坚强领导,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底儿厚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为躲避匪盗祸乱,渊子崖村就围绕村边筑起了5米多高、1米多厚的土夯围墙,一般的枪弹根本穿不透;墙上有垛口、枪眼,四个角还各建有一座炮台;自卫队手里不仅有从敌人手里夺来和从社会上买来的少量钢枪,还有几十支土枪和9门威力不小的土炮(也叫生铁牛、五子炮)。土炮长约1米左右,重达30公斤,炮口约1寸。子弹是由土灰药和似黄豆大小的铁豆合成,弹道约70厘米,射程达250米,威力极猛。发射时,把土药先装上,再压上小铁豆,点燃炮底下的火眼,“轰隆”一声,数不清的子弹就打出去了。沭河边的人民原是用这种炮来打野禽和野兽的,现在这些土炮有了新用途。另外,该村还有着数百年的尚武传统,多半村民都会几路拳脚,抗日自卫队的成员不仅个个武艺精湛,人人还都配有一把大刀,如果是徒手格斗,三五个人都不是他们一个人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