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学院开学时间及入学指南考试及军训说明(2)

院校库2018-06-06王华老师

人才培养: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3万多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正在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2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19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1万余名本科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转型发展:学校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滇越研究基地、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联合攻关,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

科学研究: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初步搭建和形成切合办学定位、区域特征的科研平台。学校积极培育和支持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教师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教师共获国家级科研项目7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24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02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0项、横向科研项目89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2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21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87项;;出版专著196部;发表学术论文7478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866篇、核心期刊论文1656篇。目前学校有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