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的缴纳额度每个地区的规定都不同,但都以工资总额为基数。1月17日,记者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北京市按照职工工资总额,单位和个人的承担比例如下。
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0%,个人8%;
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0%,个人2%+3元;
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1%,个人0.2%;
工伤保险则根据单位被划分的行业范围来确定它的工伤费率,在0.2%~3%之间;
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单位0.8%,个人不交钱。只有北京常住户口和持有北京工作居住证的参保人员可以缴纳生育保险。
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住房公积金缴费比例。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统一规定所有用人单位按工资的12%办理缴纳住房公积金。2010年住房公积金年度的缴存额上限按照2009年北京市职工月均工资的300%,分别乘以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确定。原则上不允许住房公积金缴存额突破缴存额上限。
“就业权利意识淡薄,根源在于社会保障知识匮乏”
“我们不是学法律专业的,对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并不了解,学校也没有开设劳动就业、权益维护等相关课程,对于这些涉及自身利益的问题,只能通过咨询同学、同事,或者自己去网上查资料,根本没有系统的社会保障知识。”李君兰坦言。
小李的话很有代表性。大学生们不了解“五险一金”,就业权利意识淡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保障知识匮乏。杭州市滨江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叶伟在调研访谈中说,尽管发生在大学生身上的劳动纠纷比较少,但是关于“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知识,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应有所了解。
大学生在学校时是否应该多掌握些社会保障知识,不少专家表示,学校在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应该加入劳动法规和毕业生权益保护方面的内容。因为就业指导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就业形势、就业心理、面试技巧,还应该包括劳动法律法规、就业权益维护等等。
一位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陈老师表示,2011年全国又有66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约30万,“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还是挺大的,找到好一点单位的,可能就有‘五险一金’。如果找单位不好的,毕业生只能是先找份工作,就顾不上有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障了。”
不过,在陈老师看来,作为即将踏入职场的大学生,如果没有一点社会保障知识,不了解“五险一金”政策,确实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在以后的工作中可能会吃亏。“现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也在不断改进。学校开展就业指导除了培训求职技巧以外,也会逐渐给同学们讲些劳动法规和权益保护的知识,让大学生关注自身利益。这样,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就不会茫然无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