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观念大碰撞、思想大涤荡、文化大融合的时代,精神家园作为人们的共同信仰和精神依托,其作用愈来愈凸显。身为共产党员,在物质丰富的现实中,我们更需要支撑自己前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身份,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把力量汇聚起来,将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坚定服务宗旨坚守为公情怀心得体会(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率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第一次见面时,总书记庄严承诺。这次不长的讲话中,习近平19次提到“人民”二字。因为深知人民群众是力量源泉,25年前习近平就旗帜鲜明地指出“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干部的基本功”。在宁德,他倡导开展“四下基层”;在福州,他大力推动“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凝聚了发展合力。担任福建省省长时,习近平强调,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民求解放、谋幸福的奋斗史。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为人民服务的旗帜,团结带领人民求解放、谋幸福、图发展,奋力开创幸福美好的生活,赢得亿万群众的衷心拥护……“为民情怀”始终是党员干部最坚定的信仰,是党员干部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能否坚持和践行好党的宗旨,事关党群干群关系,决定事业兴衰成败。孔繁森、任长霞、郑培民、牛玉儒、焦裕禄……就是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典型,群众从他们的身上,从他们的行动上,看到的是共产党员以民为本的价值取向。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更是对党员干部从政为官的基本要求。当前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初显,但仍有不少瑕疵。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少党员干部没有“为民”的信仰,在他们身上也没有“为民”的习惯!
我们必须明白,只有当“为民”成为我们共产党人最坚定的信仰,成为一种习惯,为民情怀才有可靠的土壤。人民给了干部手中的权力,同时也赋予了为民干事的义务。党员干部所有的决策,都应该是为了维护群众利益;党员干部所有的奋斗,都应该是为了增进群众福祉。群众路线是党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像焦裕禄那样,“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恪守为民情怀,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高高举过头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