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二)
**日,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在新常态中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专题讲座。听了**的讲座后,我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正确认识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转入新常态,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已经或即将发生诸多重大转变,经济增长将与过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别,与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粗放增长模式基本告别。因此,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
二、要充分适应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的关键是抢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正如**所说,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目标应由数量转向质量,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没有水份的速度。像宿迁这样的苏北地区,在前一轮的发展主要是靠的是外资的带动,这个地区可能没有它的优势,但是在下一轮的发展中,主要靠创新驱动,在高科技的吸引和高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经济发达地区和发展地区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就不会像过去在引进外资上劣势太明显,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样一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好机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三、新常态下要有新作为
作为科技工作者,要正确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实现科技工作在新常态下的新跨越,必须着力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科技创新的关键、核心作用,构建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着力完善产学研合作工作机制,督促指导企业进一步深入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引导企业一边跑市场、一边跑科研院所,不断促进技术与资本的结合,进一步释放高校和科研机构创新能量,加强科技成果和研发需求信息双向交流,努力构建务实高效、开放灵活、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二是强化创新的“人才为先”理念,打造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国内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少、高端人才资源短缺仍是当前泗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县区的最大制约。为此,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确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的理念。依托联炬智慧城、五大产业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载体,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优先发展领域,重点培养、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新拔尖人才、科技创新创业团队,以及具有战略眼光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三是强化科技招商理念,不断提升科技产业的贡献份额。树立科技招商的理念,立足于全县的产业布局规划和产业集群规划,在招商引资时把人、财、力向重点培育的优势产业和战略发展产业倾斜,把高新技术产企业作为重点,在推进产业招商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招商,将企业科技创新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挂钩,企业政策兑现的多少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小,真正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带动性强的项目引进来,走科技型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