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寒假学校要求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我本是一名农村学生,生长在农村,自然是调查当今农村的存在的问题之一----留守儿童的成长。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且留守儿童成长后的社会问题很严重。通过这次调查发现80%的家庭都有留守儿童,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7周岁,都是由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婆、外公带大。因为缺少父母亲的关爱和教育,在性格和心理上都有一些缺憾,造成在生活、学习、社会等各方面都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当我们了解了这些问题后,出于对社会的责任心和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需要我们献出我们的爱,多关注他们。当然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了解,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多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作为我这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感受,通过这次调查,使我对留守儿童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想通过这份调查能使更多的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同时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留守儿童,给他们更多的关怀,帮助,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觉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以下是我根据这次调查总结出来的留守儿童存在的较突出的问题。
一留守儿童渴望父母亲的关爱。当地的留守儿童都希望自已的爸爸、妈妈在身边,哪怕是家里没钱买肉吃也没关系。他们大部分都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他们的烦恼难以像父母亲倾诉,而且也不能给予他们好的建议和处理方法。因此他们希望父母在身边。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谁也无法替代的,有些事他们更乐于向父母倾诉,即使爷爷奶奶也能帮他们。
二大部分留守儿童存在心理问题和性格缺陷。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后者爷爷奶奶的溺爱,造成他们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之所以这样,首先是年龄,因为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他们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出生才几个月或一周岁后,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