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培训师的价值

人事培训2018-10-12王新老师

老师因需求而存在,因学习者而存在。

对于老师而言,最容易疏忽的地方,也是最为关键的地方,就是无法真正把握需求者的需求,也就是学习者的需求层次。

培训老师之所以能够站在讲台商,是因为他们的知识系统、授课风格、语言魅力等在某一方面或者综合方面能够得到学习者的认同。

在这里,我们来谈谈知识系统、授课风格、语言魅力这三个方面,对于一个培训师的影响和价值。

一、知识系统

知识系统是培训师用以传道、授业、解惑的根本前提,也是学习者最为关注的部分,是培训师存在的首要条件。

但是,若培训师所讲授的知识或者传授的技能,与学习者的需求无法对接共鸣,即使你的授课风格多么精彩绝伦,你的语言魅力多么令人肃然起敬,那也是一场自编自导的独角戏。如果,培训现场气氛浓烈,尖叫不断,那更是让人担忧与悲哀。因为,那只说明了一点,我们培训师的演技能力太高明了,让学习者一场“春雨”过后,依然茫然:我学到了什么呢?我能改变自己什么呢?

我们培训师永远要牢记的一句话:“不要把学习者的素质和心态,作为自己培训不足的一种借口。”

学习者的心态与素质表现的不好,那是因为我们培训师没有真正把握住他们的需求点在哪里,无法与他们形成共鸣或交融。

我们研发的企业SPTM360°培训模式,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调研学习者是谁,需求点在哪里?来为他们量身定做培训课件,确定授课形式或风格,而非根据自己的知识专长与培训风格,硬性强奸学习者的意志,让他们来适应讲师。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我们是为最基层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我们就会以一种“区域经理”的身份出现在学员的面前,而不是以更高“职务身份”或者“教授姿态”出现在他们面前。

因为,区域经理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他们内心的困惑,他们的市场问题,他们的期望,来为他们提供思想、思路、办法、技能、标准等,并非强行洗礼他们,而是根据提供需求,引导诱发他们。

这个时候,培训师的思维是发散性的,其中以办法、技能、标准等技巧性的东西传授多些,而理论性的概念宣贯或要求,就只能作为一种脉络,指引学习者理清思路。

研究过成人学习规律的培训师应该很明白,“洗礼”学习者,其实是在“忽悠企业,贻误子弟”。

再假设,如果我们培训面对的是更高层级的培训学员,我们就必须以一种咨询顾问或者专家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这个时候,讲师的思维必须是非常系统性的,导入一些切合企业作业的问题、观念、模式、分析、归纳等方面的知识,让他们能够“拓宽自我”,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二、授课风格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