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的建设是蓄势,是御水,貌似蹈虚,实则无孔不入。所以,企业负责人不能不重视。
重视的根本表现还是要从本人做起。只有企业家本人真正从内心认为企业所干事情很崇高,才能情发于心,外现于行,并进一步形成企业价值观、方法论,并逐渐影响他人。
而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
有了基础,重在定位。至此想起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和尚担任撞钟一职,半年下来,觉得无聊之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已。有一天,主持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一职。小和尚很不服气地问: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老主持耐心地告诉他:你撞的钟虽然很准时、也很响亮,但钟声空泛、疲软,没有感召力。钟声是要唤醒沉迷的众生,因此,撞出的钟声不仅要洪亮,而且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
钟声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只有这样才能有号召力!相信如果小和尚早知道,也就不会应付。由此可见,形相同而质相远。所以,定位就是要企业不要犯主持一样的错误,就是要不仅提前告诉员工工作怎么做,而且告诉员工做工作的意义。因为只有知道意义,小的工作才能不小,员工才能尽职尽责。
当然,方法不仅一种,立名同样重要。当门卫叫门卫时,感觉很平常;而当将门卫叫防卫工程师时,就会让人精神顿时一抖。
所谓万物各有名,万物也各有标准。作为企业,只有各个岗位都有了从行为到精神的标准,并能让员工认识到这些标准背后的伟大意义,人才能各尽其职,企业才能因心的凝聚而向上。
要注意的是,一说到意义,许多企业都拘泥与对企业自身的意义。事实上,小意义利一身,大意义利天下。海尔的产品质量意味着人品的训诫,不正是照见其自己及大多数企业行为的一面镜子吗?
而只有达到这样普世的价值,企业文化才能真正产生长远的利益。
长远利益最初自员工身上表现。这让人不由得想到野田圣子的故事。野田圣子大学期间到东京帝国饭店打工,所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厕所,勉强撑过几日后,她决定辞职。而这天,她看到和她一起工作的老清洁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后,从马桶里舀了杯水喝下去。大学生目瞪口呆,老清洁工却自豪地说经他清理的马桶,干净得连里面的水都可以喝!此举给大学生很大震动,从此她端正了工作态度,受训最后一天,她也盛了一杯马桶水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