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奇是创新思维的基准底线。一项创新,只有想法还不够,要能将新理念落到实处。把新的观念想法变成现实,离不开规划和策划。尽管它以理念为先导,但接下来的跟进相对按部就班。强调守正出奇是创新底线,还有一层意思,“创新不是筐,不能啥都装”。
“只有让创新思维成为一种习惯和本能,我们才可能以求新求变的活力冲破守成的暮气,在进退两难的纠结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试着从实践中找出比较靠谱的感悟,是创新路上不可略过的风景。
【学习“两聚一高”专题心得体会3】
回首我国现代化历程,我们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关键在创新。所以,劳动最光荣,创造最伟大。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仍然必须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用创造性劳动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用创造性劳动促进历史跨越发展。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实践生动说明,正是由于我国人民的创造性劳动才使得我国不断实现历史跨越,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神九飞天,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圆满成功,生动展示了“中国精度”;蛟龙入海,载人下潜成功突破7000米,一举刷新了“中国深度”;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实现重大突破,不断书写世界纪录,彰显了“中国跨度”……一系列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自主创新成果,不仅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标志性成就,更是中国人民创造性劳动的真实写照。从“两弹一星”发射成功到航母舰载机的成功起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不断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这奇迹的背后正是许许多多像钱学森、罗阳这样的时代英雄,用勇攀科技高峰的创造性劳动,推动着科技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用创造性劳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对于一个矢志复兴的民族来说,创造性劳动是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转变、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举。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局面。因此,用创造性劳动促进可持续发展,必须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的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各领域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中,处处体现生态文明的原则和目标,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