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诗词赏析(2)

描写类诗词2018-06-15李一老师

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首联是扫墓的全景,颔联将镜头拉近,我们看到扫墓的细节:为亡灵烧的纸钱被风吹起,像白蝴蝶一样飘舞,而开在山坡上的杜鹃花红得如同洒上了扫墓者的血泪。颈联则夕阳西下,扫墓的人回家去了,夜里坟冢孤独地被留在荒郊野外,家里的灯前是浮动着儿女的欢笑。这恍如梦寐的一幕,让扫墓者深深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因此尾联伤逝。

高翥是南宋江南诗派中很有才情的诗人,他布衣终身,写过很多民歌风味的诗歌。这首《清明》诗情感细腻真挚,语言朴素自然,读来感觉好像扫墓者就在我们身边。

3.清明节踏青

大约从唐代开始,清明节与寒食节合并在一起,而且连农历三月三日的上巳节也容纳过来。上巳节风俗以踏青和祓禊为主,祓禊原为一种临河洗浴祈福消灾的活动,到了晋代演变为贵族士大夫们的聚会,其风流蕴藉可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想见一二。

相比之下,踏青更是清明节全民参与的胜事。值此仲春与暮春之交,春光烂漫,桃花水涨,士庶女子纷纷来到郊外水滨,踏青游赏。关于清明游春的盛况,历来诗文杂史多有记载。我们且读一首宋代欧阳修的《采桑子》,以窥一斑: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此西湖非彼西湖,这里所写的,是颍州西湖,位于今天的安徽省阜阳市。欧阳修曾前后两度任颍州太守,虽然仕途挫折,但他始终诗酒风流,不以官场得失为怀。第二次来颍州后,他作了十首《采桑子》,咏不同季节不同时令西湖的美景同时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慨。

本首所咏就是清明节的西湖,上巳则为踏青之事。此时西湖游春异常热闹,男女都换上春服,乘着宝马香车,来到西湖边。人挤人,车碰车,望之但觉满目繁华。绿柳那边,红漆轮子镶嵌宝石的车子,也不知是谁家的,这些车子争相往来,好一派胜景!

天色将晚的时候,游人大半醉醺醺的,因此相互搀扶着往家里走,而且路上“醒醉喧哗”。我们可以想见白日野宴的欢乐场景。慢慢地,游人转到另一条路上,再经过一段倾斜的河堤,渐行渐远。华丽的香车、鲜艳的服饰以及开在路上的野花,汇成一条花的河流,一直流到城头。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