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近阅读了一篇驳“人是经济人”的文章,“经济人”作选择时理性、自我最大化、高效。对此,行为经济学家采用了一个名为“最后通牒博弈”的实验程序。给你100美元,并让你在你自己和你的游戏搭档之间进行分配。无论你提议钱如何分,如果你的搭档接受了,你们二人都会获得相应数目的财富。假设你的建议是九一分成,如果你的搭档是一个理性、自利、利益最大化的人,他不会白白拒绝得到10美元。但是研究表明,如果提议超过七三分成太多,通常都会被拒绝。原因是不公平,公平的道德情感深植于我们脑中,而且它是一种大多数人以及被做过相关试验的灵长类动物所共有的情感。在我们祖先的小群落中,公平性演变成了一种维持社会和谐的稳定策略。所以生物皆贪婪、自私且好斗的说法是荒诞的。但同时这个试验也说明,公平意识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思想中,从旧石器时代就已形成。事实上,我们既竞争又合作。我们的本性在很大程度上倾向于善而不是恶。我们应该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去看待生活的点滴,不能绝对地去赞同一切和否定一切,当我们树立这样一种思想的时候,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很多烦扰你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心胸会更加开阔和平静,更好地为为他人、社会、国家服务。同时我们应该理解人们追求公平的迫切心理,因为这是我们的本性,是有据可循的,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兼顾公平,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更多的财富,精神上和物质上的。
【优秀党员学习两会心得体会范文3】
时逢每年“两会”之际,我院学生党总支都会如期开展“两会学习交流活动”,活动对象囊括低年级班长和团支书、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及党员。而今已是我第三次参与其中,从以一名低年级团支书的身份到今天的正式党员,一年、两年、三年,我不禁想问问我和我们,“两会”之于“我”的意义是否有所改变,“我”之于“两会”的认识是否也有所不同?我庆幸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我同时也自惭于这份不太坚定的肯定。
近来忙于各种繁杂之事,始终没能静下心来作此篇感想,刚刚拜读了我支部其他党员心得体会,感触良多,脑袋里蓦然冒出“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类云云,其究竟也不知缘何而起,贻笑大方之家了。大家都围绕着活动目的:聚焦“两会”热点、学习“两会”精神,从“两会”本身看“两会”。这一次,我却想不务正业,谈谈旁的,说一说由“两会”而引发的两点所感所想。